[成语指鹿为马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成语指鹿为马的故事
【zuowen.jxxyjl.com--成语典故素材】
【汉字】指鹿为马
【拼音】zhǐ lù wéi mǎ
【基本释义】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贬义词
【出处】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近义词】混淆是非 、颠倒黑白
【反义词】是非分明
【成语故事】
秦朝有一个大奸臣,名叫赵高。他出身卑微,其父因犯重罪,不仅自己被处以宫刑,而且也连累其母罚没为官家奴婢,后来其母与人野合而生下赵高。赵高就是在秦灭亡赵国后,作为阉宦被掳入秦的。由于他身体强壮,又粗通法律,很快得到了秦始皇的信任,被任命为中车府令。
秦始皇死后,担任中车府令的宦官赵高,和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串通起来,并且威胁丞相李斯,伪造遗诏,由胡亥继位,称为秦二世。赵高作为拥戴秦二世上台的头号功臣,理所当然受到了胡亥的宠信,被任命为中书令,身居列卿之位,成为朝中的实权人物。为了堵住众大臣与诸皇室公子对矫造诏书的怀疑与不满,赵高与胡亥对众人展开了残酷无情的诛杀。
后来,赵高又设计杀死了李斯。李斯死后,赵高官拜中丞相,事无大小都由赵高裁决。虽然赵高当了丞相,把朝中的一切大权都把持在手里,可是他并不满足,还想篡权当皇帝。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的时候,赵高牵来一只鹿,献给了秦二世。他当着大臣们的面,用手指着鹿故意说:“这真是一匹好马呀!我特意把它献给陛下。”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这的确是一匹好马,陛下不信吗。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这是马不是鹿,不信可问问大臣们,它究竟是马还是鹿?”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大臣们都知道赵高为人阴险狠毒,许多人畏惧他的权势,明明知道赵高说的“马”是一只鹿,但是为了拍赵高的马屁,就顺着赵高说:“是呀,这的确是匹宝马啊!”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
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说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暗中对不承认是马的大臣加以迫害,将他们投入监狱。此后,大臣们对他更畏惧了。
后来,就连秦二世对长期专权的赵高也产生了不满。坏事做尽的赵高害怕二世追究他的过失,决定先下手为强,利用自己掌握的宫内外大权派亲信强迫秦二世自杀,然后操纵政局,欲立秦二世之子公子婴为秦王。
秦王婴认识到赵高的险恶用意,经过周密的策划,在赵高督促其到宗庙受玺的时候,令早已埋伏好的手下人挥剑杀死了赵高,结束了赵高罪恶滔天的一生。
成语“指鹿为马”就是从这个历史故事来的。
本文来源:https://zuowen.jxxyjl.com/chengyudiangusucai/10808.html
-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意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成语故事详细阅读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地贡献出全部力量;直到死。小编收集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成语故事,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拼音]:jū gōng jìn cuì , sǐ ér hòu yǐ [释义]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
-
掩耳盗铃成语故事ppt_有关掩耳盗铃的成语故事详细阅读
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就会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小编收集有关掩耳盗铃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从前,有一个人很愚蠢又很自私,他还有一个爱占便宜的坏毛病。凡是 他喜欢的东西,总是想尽办法把它弄到手,甚至是去偷。有一次,他看中了一家大门上挂的铃铛。这只门的铃铛制作得十分精致, 好看,声...
-
[铜琶铁板大江东去]铜琶铁板成语故事详细阅读
释义 铜琵琶、铁绰板,为豪放歌曲的伴奏乐器。指格调豪爽、气势宏大的文学作品。 出处 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 故事 有一次,苏轼带着他的随从经过一个山崖里,他被山崖上那几丛沐浴在阳光下的金鸡菊吸引住了。正当苏轼观赏着金鸡菊时,他的随从却放开歌喉唱了起来。原来,苏轼的随从很善于歌唱...
-
[笨鸟先飞儿童成语故事]儿童必知成语故事汇总详细阅读
每一句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儿童必知成语故事汇总,欢迎大家阅读!1、对牛弹琴 【成语释义】原意指对牛弹琴,牛只顾着低头吃草,不懂得欣赏优雅的亲生。比如说话不看对象,对外行说内行化对不懂道理的人讲深刻的...
-
[形容一不做二不休的成语]关于一不做二不休的成语故事详细阅读
【汉字书写】:一不做二不休 【汉语注音】:yī bū zuò èr bù xiū 【成语出处】:唐 赵元一《奉天录》卷四:“唐德宗时张光晟随着朱泚(cǐ )造反,在朱泚快失败时,张杀了朱泚投降了征讨朱泚的李晟,但李晟还是把张光晟处了死刑。...
-
口无择言是成语吗|口无择言的成语故事详细阅读
【汉字书写】:口无择言 【汉语注音】:kǒu wú zé yán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般传》:“数年,扬州刺史观恂荐般在国口无择言,行无怨恶,宜蒙旌显。”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经典成语故事20个_25个经典的成语故事详细阅读
1、一鼓作气(曹刿)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
-
【打草惊蛇是成语故事吗】“打草惊蛇”是成语故事详细阅读
打草惊蛇这则成语原意为惩办某人或某一些人,却使有同样情况的人受到震动,引起警惕。现用来比喻行动做事不缜密,致使对方觉察到了其秘密的意图而有所防备。 【成语】:打草惊蛇 【读音】:dǎ cǎo jīng shé 【释义】:原指惩罚了别人,也警戒了自己。后喻指做事不密,致使人有所戒备 【出处...
-
【旁若无人的故事】旁若无人的故事详细阅读
【成语】:旁若无人 【拼 音】 páng ruò wú rén 【解 释】 旁,旁边;若,好像。身旁好像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自高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出 处】 1 西汉司马迁《史记·...
-
【丧家之狗是成语吗】丧家之狗的成语故事详细阅读
丧家之狗:比喻失去依靠、无处投奔或惊慌失措的人。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丧家之狗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拼音】sàng jiā zhī gǒu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他的学生到各诸侯国讲学,因孔子是保守派,与当时诸侯争霸不合拍,常常受到冷遇。一次孔子与弟子走散,孔子呆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