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张启运]张启运老先生访谈
【zuowen.jxxyjl.com--初一写人作文】
q:张老先生您好。
a:你好。
q:今天想请您老为我介绍一下您过去是怎样读书的?
a:好吧,我就讲讲我小时读书的三个阶段的情况吧。
q:那就太好了!
a:先讲我在私塾里读书的情况。记得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五岁开始读书,因为我家是在沦陷区,学校就停办了,我只得就近进了私塾,私塾读书啊,是非常单调无味的,整天先生讲学生听,教材有三字经、国文还有幼学和尺牍。后来还有论语和孟子,还读唐诗和千家诗等。读完一段要在老师面前背过来,背不过来就要挨打,甚至罚站罚跪不给饭吃。并且美其名曰“先生打了无人保,自作文章考秀才”。我前后读了五年,好像坐了五年牢狱。那时提起读书,真叫人害怕,我曾逃过三次学,也就挨了六次打。
q:为什么打了六次呢?
a:唉小子阿,二三得六呵!家长加老师不就是两次了吗?花了五年时间也吃了许多苦头,可是收获渺渺。要说学得了东西,那就是背下了许多古诗和古文,到现在我还记得呢。
q:那在私塾里就一点乐趣也没有了吗?
a:也有。背书的时候要背对着老师,两腿左右摇晃,身体也随着摇晃,背文章和背诗扯着嗓子,合着节拍有腔有调的唱读,有时候背的顺畅还做点丑脸,有时候偷偷地看看老师睡着了没有,要是睡着了我就手舞足蹈,甚至打起拳来,引得哄堂大笑。不得了,老师要是醒过来了,唉那就乐极生悲了,不是吃几条“黄鳝”就要吃几个“板栗”。
q:老先生,“板栗”我清楚,那“黄鳝”是啥呢?
a:“吃黄鳝”阿就是挨藤条,还有高兴的事就是希望老师外出不在家,那就热闹了,大家先唱顺口溜“先生不在家,学生掼泥巴,掼个小棺材,把先生往里一抬”,接着大家就玩捉迷藏、摔跤,闹得鸡飞狗跳。忒开心阿!
q:这样看来您在私塾读书的五年里也还有点苦中作乐的,而且收获也不小。我常听到您读起古文和古诗来滔滔不绝,好像什么诗文您都背得出。
a:记得一些,可不是什么都记得。
q:那请您现在再来谈第二种情况吧。
a:好,我再讲讲在难民小学读书时的情况吧。我的父亲看我已经到了十岁了,在私塾里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就把我安排到大后方的难民小学里读书。学校名叫贵池县西北六乡联立中心小学,简称西北联小,它离我家有七十多里,要闯过两道敌人的封锁线才能到达。学校设备极其简陋,校舍是吴姓旧祠堂,连黑板也没有,粉笔用风化了的石块代替。可老师很棒,有专职的,有兼职的,他们大多是来自敌占区的知识分子,他们有抗日的激情,工作也很负责。学校根据国家规定开设课程,有语文数学地理历史自然音乐体育美术并且专设了军事课。当时学习环境很差,什么用品也买不到,伙食更苦,每天只能吃到杂粮和素菜,油盐也不多。我那时刚十岁,是寄宿生,生活勉强能自理。但我能吃苦,坚持了三年。那时局势很不稳定,常有敌机来轰炸,有时日本兵组织兵团对后方侵犯。所以老师们常带我们钻山沟,突击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却很有进步。这是由于老师学问好,工作负责,学生的学习很主动很认真也很轻松,较之私塾真有天壤之别。记得那时,老师还带着学生搞勤工俭学,上山采野笋、砍柴火,学校还办了学生合作社,生活用品学习用品都有,价格还很便宜。师生们还经常开展文艺活动,宣传抗日救国;搞军事演习更有趣味,防空疏散、摸爬滚打、投掷拼刺,虽然辛苦但学生们都非常高兴。直到我年老了还经常回忆起那段不平凡的学习生活情况。我想他对我们今天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一定的启发。你认为呢?
q:我很赞同您老的想法,我们现在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远比长辈们那时的要好得多,可我们缺少了长辈们的那种艰苦朴素的精神,也很难体验那种在绝对的逆境中主动奋进克服磨难的坚韧毅力。
a:你讲得很对,我也觉得现在的孩子是少了那么一点精神。
q:现在您该谈谈最后的话题吧。
a:好。最后谈谈自学的问题,我在读初中的时候,和许多同学们组织了一个读书会,名字叫做三余学术研究会。你知道什么是“三余”么?
q:我知道,是东汉时期有个学者叫董遇,他挤出时间学习,提出“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三余读书法。
a:嘿嘿小家伙还有一套嘛,说得不错。我们那时候同学们学习都很努力,在校读书认真,校外亦抓紧自学,基本不留问题过夜。我们的三余会就是组织大家合理安排校外时间,进行自学、互相讨论、写心得出专栏,收获不小。说也凑巧,当我初中毕业后,由于经济困难而辍学回家种田,真的过上了“三余”生活。我坚持自学了几年,后来考上了师范,当上了教师,而我仍然坚持自学,后来考上了大专又坚持学完了本科课程,当时也运用了“三余”的精神。
a:看来这“三余”法确实还挺有效的。
q:说对了一半,其实有效的不单是方法,主要的是要有刻苦耐劳的精神,你说对不?
a:谢谢爷爷,您今天谈的对我很有触动。我觉得今天听完张老先生回忆自己读书学习的经历,对我们九十后的这一代青少年有很多值得发掘的精神财富。作为这代人中的一员,就从我做起,虽已无法体验前辈们那时的艰苦学习生活环境,但我会发自内心地去体会;虽已无法感受那时整个社会中洋溢着的激情与拼搏精神,但我能试着去感觉。也许时代确实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但精神的传承却会永久的延续!
-
盛夏忆李白作文|忆李白作文600字详细阅读
一杯邀明月的浊酒,一头三千丈的白发;一首又一首名传千古的诗句,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的信仰;一代诗仙,一个传奇。岁月匆匆,唯有那一首首诗是永恒的真谛。李白,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印在每个人的记忆里,也印在了我的心里。 第一次知道李白的诗,是初上一年级时老师发下每人一本的精选古诗里,我看到总共20首诗,有...
-
做新的自己作文700字|做真实的自己作文700字详细阅读
六年小学生活转瞬即逝,像是做了一个长长的梦,一觉醒来后,发觉自己不知不觉地成长了许多。 初冬的太阳白晃晃的,不太刺眼,很温暖。每一年,我们都因为那一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而充满希望,也因为那句“自古逢秋悲寂寥”而暗自神伤。如此日复一日,年...
-
[爷爷的手作文500字左右]爷爷的手作文500字详细阅读
在我的记忆中,有那么一双手,它是黝黑的,粗糙的。手掌的纹路间,好像有着怎么也洗不干净的脏泥,这双手无处不在显示着这双手主人的苍老与辛苦。 是的,这双手属于我爷爷,一位历尽艰辛的农村老人。这双手是温暖的,在我考试得满分时,爷爷会用手抚摸着我的头,笑眯眯的说:“哎呀,我家丁灵儿太争气了...
-
爸爸小传作文600字初二_爸爸小传作文600字详细阅读
我爸是湖南人,1974年出生于湖南邵阳的一个小山村,今年45岁。 小时候,家里很穷,爷爷是泥瓦匠,奶奶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所以家里自然没有什么收入,还要供着三个孩子上学。爸爸那时也不是很不听话,偶尔的也会逃学去玩,爷爷奶奶知道了就打他,后来他终于明白了爸妈的苦心…&hellip...
-
关于李白的作文700字|李白你好作文700字详细阅读
从天上宫阙中走来,你是酒中仙人;从奢华宫殿中走来,你是高人一等;从浮华乱世中走来,你是浪漫乐观。 时光荏苒,不变的是你的志气。你,父亲从商,出身卑微,却勇气可嘉,豪情万丈,独撑一只小船,有着“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气势,满怀壮志,赴京赶考,却被拒门外,不得参...
-
我的朋友作文700字|我的朋友作文700字详细阅读
友谊,源于爱心。倒时,伸出扶持的双手;忧伤时,送上一缕安慰;孤独时,捎去一瓣馨香。豆大的雨点落下来,砸在窗户上噼噼啪啪得响。记得那件事发生在一个雨天……。 那天,我也是第一次见到她,一头乌黑乌黑的长发,白里透红的脸蛋,眉目如画,梳着马尾辫,瘦高瘦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
-
800字作文优秀大全高中_说说我自己作文800字详细阅读
在沧海中,我是一粒沙,没有柔美的身姿,没有明亮的双眸,却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我喜欢文艺,我坚强,我一丝不苟,我是一个独特的我。 在茫茫的人海中,我并不出众,但我一直在努力。我热爱阅读,我认为读的有益书籍越多,得到的有用知识就越多,知识面就越广,写出的文章就越生动、越有内容。我经常在知识的海洋中...
-
做随心所欲的自己意思_做一个随心所欲的自己作文700字详细阅读
我们,在老师的面前必须是一个乖学生,家长面前必须是一个乖孩子,但,我想做一个随心所欲的自己。 我想做一个随心所欲的自己。我想在我14岁时,可以自己到别处,像汤姆。索亚一样,做一个海盗,去一个没有作业,没有教诲的地方,只有小说,树,蝴蝶,小溪,草地的世界,可以随心所欲,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
-
[我心中的英雄江姐作文500字]我心中的英雄江姐作文600字详细阅读
江姐,一个让我流泪的共产党员。江姐对于我而言,是个极为熟悉的名字,读完《红岩》之后发现,书中原来还有很多我感觉陌生的故事。 江姐,稳重精细而又深沉坚强,处处表现出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贞。在去川北的路上,她看到了丈夫的头颅被挂在城头,顿时热泪盈眶,禁不住要哭出声来。可是,最终理智战胜了感情,因为她...
-
外婆的背影作文600字作文_外婆的背影作文600字详细阅读
我的外婆是一个勤劳朴实的乡村妇女,我不能忘记的是她的背影。 那年秋天,我刚上小学。九月一日的阳光很明朗,却不能驱散我心中的阴霾。我的父母都是老师,他们自然是不能亲自送我上学的。尽管我心里早就清楚,但看到别人的爸爸妈妈牵着自己孩子的手,细心地叮嘱他们要认真,我不免得还是有些失落。 吃完早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