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说明文阅读及答案]初二说明文阅读漫谈信息

初中说明文 2017-05-19 网络整理 晴天

【zuowen.jxxyjl.com--初中说明文】

  近年来,一些国家把今天的社会称为"信息化社会",把高度信息化作为向未来进军的目标。

  那么,什么是"信息"呢?①所谓"信息",就是对收信人(人、生物或机器)来说,是一种希望得到的、具有某种意义的表示形式。这里所说的"某种意义",指的是能为收信者所感觉到、理解到的东西(信号或符号),反之,收信者所无法感觉和理解的,就不叫信息。

  鸟语,是鸟类所能感知和理解的,因此,可以说是鸟类的信息;蝶舞,也是蝶类的一捉信息。但对人类来说,由于它们都不能被理解,因而也就不认为它们是信息了。又如,来自宇宙其它星体的电波,目前还没有收信机能接收它,即使有办法接收,收信者也无法理解,因此严格地说,它仍然不能作为人类的"信息"。

  对于人类来说,由于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一些昔日不认为是信息的东西,今天也可能成了信息。例如,公元前在巴比伦和阿西利亚等地广泛使用的楔形文字,过去由于没有人能理解它,所以它对我们来说不是信息。现在由于许多语言学家的努力,已经可经阅读和理解这种楔形文字了,于是它也就开始具备作为信息的条件。

  如果将信息与人类接受信息的五官相对应,可以把信息分为听觉信息、视觉信息、味觉信息、嗅觉信息和触觉信息等。②讲话和音乐之类属于听觉信息;图片、文字、照片、景物等属于视觉信息。在这五类信息中,视觉信息所占的比重最大。这也就是图像通信作为一种新的通信方式而异军突起的原因。

  ③信息在人类(生物)的生存上,具有和物质、能源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都是人类(生物)生存的基本要素。在人类社会漫漫的历史长河,人类的信息活动经历了五次革命,第一次是语言的获得,第二次是文字的创造,第三次是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是以莫尔斯电报(1844年)为起点的电信技术的开拓,而现在,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以计算机和通信相结合为特点的第五次信息革命阶段。

  在现代社会里,信息的生产、加工和流通所产生的价值,已经超过物质生产、加工和流通所产生的价值;整个社会已经出现了所谓的"信息爆炸"状态。因此"信息社会"这个名词也应运而生。

  ⒈本文属于(填类型)说明文,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⒉本文是依次从方面说明"信息"的。

  A.本质概念价值类别B.概念特征变革价值

  C.概念类别变革价值D.特征概念类别价值

  ⒊指出文中画线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①②③

  ⒋判断下面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本文开头从概述现象入手,引出所要说明的对象。

  ②第三段的三句话都是具体说明上段最后一句话。

  ③第四段中加点词"可能"不能删掉,否则,就不符合实际了,表达不准确。

  ④最后一段中加着重号的两个词"生产"、"加工"可以互相位置,因为它们是并列的关系

  关键提示

  以上训练和考查的重点是区分事物性说明文和事理性说明文的能力。区分它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考虑:内容上,事物性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是具体的实物,以说明其形状、构造、功用等为主;而事理性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抽象的事理,以说明事物内在的成因、原理、发展规律等为主。形式上,事物性说明文一般采用总分式之类的结构,而事理性说明文一般采用层进式结构。事理性说明文还常运用一些设问句,既引出话题,又作为一段或全文围绕的中心。

  解题思路

  第1题,识别类型,可从说明对象的属类和说明的内容来加以识别。识别说明顺序,可以运用排除法:非时非空即逻辑。

  解答第2题,要仔细阅读全文,尤其要弄清楚第二、三、四段都是围绕概念,即"什么是信息"说明的。第三、四段举例说明"信息"必须具备的本质特征--具有某种意义。弄清了这些,答案就不会选错了。

  第3题,识别①,要注意它揭示的是"信息"这一概念的全部本质特征,而不是部分本质特征。前都属于下定义,后者属于作诠释。识别②,要注意它的内容和形式:内容上,它把同类归在一起;形式上,它用了分号。识别③,要注意"和"是介词,而不是连词,"和……同等"是作比较的结果。

  第4题,解答①,要把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第1句话联系起来,答案就清楚了。解答②,可参考第2题的思路解说。解答③,可运用比较法,看删后是否符合实际。解答④,要弄清"加工"的含义比"生产"更进了一层,这里是指对原信息加以筛选、提炼,使之达到更完美的标准。因些,两个词如果对调,就不符合逻辑了。

本文来源:https://zuowen.jxxyjl.com/chuzhongshuomingwen/51949.html

  •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_初中语文阅读说明文的解题技巧

    阅读事物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首先从整体人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那么如何找准说明对象呢?  (1)逐段概括要点  概括要点时,要重视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勾画出来。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

    发布于:2017-05-21

    详细阅读
  • 【语文书的自述说明文500字】初二说明文:语文书的自述

    书的自述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书,大家知道我分为许多类,其中包含史书、小说书、  散文书 当然还有我们在用的教科书。所以,我是无处不在的。  大家知道,我的主要成分是纸,当然还有一些油墨。大家说,我的出现有利有  弊。利在于我大大促进了人类的文明发展,人们还说我是“人类进步...

    发布于:2017-05-21

    详细阅读
  • 【初中说明文800字作文大全】写初中说明文作文大全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以下是“写初中说明文作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篇一:一分钱】  我有一枚一分的硬币。它的形状是圆的,有一粒纽扣那么大,呈银白色。硬币的正面,两穗稻子把“壹分”和“广场”紧紧地围在中间...

    发布于:2017-05-21

    详细阅读
  •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1、概括——概括选文(或选文中某一段)的说明对象,或给文章拟个标题。概括全文的说明内容,或某一段的段意。  应对策略:  (1)说明对象: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2)给文章拟标题,要体现简明、新颖、概括的原则。一般为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  (3)说明内容应是一句话,以句子的形式出现,往往在开头...

    发布于:2017-05-21

    详细阅读
  • 沙漠章鱼 千岁兰|关于周礼《沙漠章鱼千岁兰》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在非洲纳米比亚和安哥拉边界的纳米布大沙漠中,生长着一种奇异的植物,名叫千岁兰。顾名思义,这种植物可以在干旱的沙漠中生活上千年,据科学家测定,最长寿的一株千岁兰已经活了20xx多年。  纳米布大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年降水量不足25毫米,有时整整一年都不下一次雨。我们很难想象,在如...

    发布于:2017-05-21

    详细阅读
  • 描写建筑物的说明文600字初二|描写窗外的初二说明文

    窗外  窗外春雨绵绵,那一株株嫩绿的生命,茁壮成长,窗外夏日炎炎,那一朵朵鲜艳的花儿,张开笑脸,窗外秋风飒飒,那一片片枯黄的树叶,缓缓飘落,那棵棵青翠的松柏,傲立冰霜,透过窗子,我看到了时序,看到了世界,看到了人生的哲理。  透过窗外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在这里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吧!...

    发布于:2017-05-21

    详细阅读
  • 【初一牙刚刷完牙刷断了】初一说明文:牙刷和牙膏

    一天,洗手间里,漱口杯中的牙刷和牙膏闲着没事做,便摆起了龙门阵。  牙刷弄了弄自己的头发,说:“唉,主人出国考察,这么久也不回来,我好些天没洗澡了,头发上尽是灰尘。”  牙膏在一旁唱反调:“不回来也好,我又可以多活几天了!”  牙刷一听很不满:&l...

    发布于:2017-05-21

    详细阅读
  • 彭友馨|彭力《太空洗澡》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参考

    ①洗澡是保持身体清洁、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一种健身活动。较长时间不洗澡,人就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在太空亦是如此。但宇航员享受洗澡的生活待遇并非易事。  ②在飞船里的“宇宙浴室”,其实就是一个如同手风琴式的密闭塑料布套。它挂在飞船座舱卫生间的顶棚上。同时放下,不用时叠起来吊在顶棚上,顶棚固定有一个圆形水...

    发布于:2017-05-21

    详细阅读
  •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

    乔家大院——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①山西,素以地上文物之丰、地下能源之巨著称。而今,又以大师传统心甘情愿建筑艺术的不断发现而令世人瞩目,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  ②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它又句“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

    发布于:2017-05-21

    详细阅读
  • 【我的小天地说明文600字】初中关于我的小天地说明文

    【篇一】  家,多么亲切的一个字眼儿!多么温馨的一个港湾!在那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充满了悲哀无奈。  虽然我的小天地算不上高雅尊贵,但是别有一番风味。一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西面的一台精美别致的电脑。那是我知识的世界,梦想的天空。里面蕴藏着五花八门的资料,好似一个“巨型”...

    发布于:2017-05-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 优秀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