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话题集锦]高考作文人文空间之话题 我与书
【zuowen.jxxyjl.com--高考优秀作文】
汉代学者刘向曾经说过:“书犹药也。善读者也可医愚。”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有选择地多读好书,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医救愚昧,而且能够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如何读呢?既可以根据需要精读,力求钻得深入一些,了解得透彻一点;也可根据爱好泛读,广泛涉猎,随意浏览,知其大略。
关于读书,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请以“我与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结合你的读书经历,谈谈你的想法、看法、体会和认识。
注意:
(1)体裁不限。可以记叙经历,讲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等等。
(2)题目自拟。
(3)不少于1000字。
话题分析
书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与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以“我与书”为话题作文,应放开思路,可以从多角度来写。作文要求不限制体裁,可以考虑多种文体。
写记叙文,可以叙述经历或故事。可写成散文,这样选材比较自由,不受时空的限制,易于抒发主观感受。可成写议论文,对与书有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需要注意的是,话题中要求有“我”,不能空发议论,应适当地联系自己的经历与体验。也可以写说明文,如“我的读书方法”,“我是怎样藏书的”等。
佳作示范
汤媛媛
从人类告别结绳记事的蛮荒时代起,不断进化的书就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可以说,书,在人类发展史中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我爱书,特别是好书,爱它那行云流水般的通畅,爱它那天高云淡般的深邃。应该说,每一本出自不同作者的书,都自有它独特的风格,或深沉、或轻快、或伤悲、或欢愉。但无论怎样的好书,都能带给你感官与心灵的愉悦。犹如夏日里的一杯雪水,彻骨的寒冷过后便是无比的清凉。我曾经随着三毛走遍撒哈拉沙漠,听她对我叙说她与荷西之间的种种故事,于是我陪她痛哭流涕;我也曾走进安妮的世界,感受着她的惊悸、无奈与绝望。我看见大观园的雪一片片飘落,听见辕门外撕心裂肺的啼哭与痛苦的呻吟。这时我已不是我,我甚至完全忘了自己的存在,只有当我尽兴归来,才感觉一具躯壳坐在案旁。
有人说我太过于痴迷。痴迷又怎样?书中自有一种在现实生活里无法体会的意境。那种“山如黛,月如钩”的静谧,那种“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悲凉,那种“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萧条。这些,难道在高楼林立的今天还能找得回来?
一个人的品性、修养,总能被书所熏陶。当然,不是指现今畅销的言情、暴力小说。人们常说的书卷气,那不是配副眼镜,怀揣一本砖头书就能装出来的。那种气质与风度,使他的一言一行、谈吐,乃至于小小的动作都充满魅力。人们以金钱、地位来衡量一个人时,总把学者放在很低的位置。可是,穷得除了钱就什么都没有的人又怎么能与满腹才气的学者们相提并论呢?
我一向反感所谓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也不赞同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论调。读书只是一种兴趣,一种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了解了我们这个生活以外的世界,没有国界、年代之分,从而在里面找到无穷的乐趣。为何非要把读书看成是跻身显贵的踏脚板呢?在那些人眼里,读书学习只是为平步青云、走上仕途所使用的工具。而书也丧失了其本身的意义,变得肮脏不堪。
心痛又有什么用?我依然可以热爱我的书,何况那只是一小部分人的想法。我对追星、赶时髦,或是什么电子游戏没有丝毫兴趣,只要一个小小的书房,一个小小的案台,一杯微温的清茗,还有一本好书,就足以让我乐不思蜀,自得其乐。外面的吵闹喧嚣又“何有于我哉”?
书,毕生的至爱,让我拥有了一份最恬静的情感和一个最原始的兴趣。
简评
这是一篇语言、意境俱佳的散文。全文以抒写读书的乐趣为主旨,联想广泛,既有对读书之趣的具体描写,又有对功利主义的读书目的和拜金主义的社会风气的批判。全文内容丰富,形散神聚,紧扣话题,堪称佳作。不足之处是第一段的内容与后面有脱节之嫌。
黄晓玲
在茫茫的宇宙大地,人类涉足的路途中,事随时移,万物灭之又更新。岁月的长链由无数的“短暂”连接而起,似乎“短暂的存在”已成为永恒的定律。而“经典”诞生,亘古不衰,它一线贯穿时空,在人类发展历程的夜空中闪耀着永恒不变的光芒。
经典的事情,经典的道理,酝酿于一时,流芳于百世。经典之作是人类智慧浓缩至极的结晶,它的长久存在有着不可磨灭的道理。
经典之作有着其生存的广大空间,有着强悍的生命力。一部意味隽永的《论语》,流传至今,历经几千年仍不衰不竭,其读者群如何之庞大,不可得知。而刚踏入学门的我们,便懂得其中的“温故而知新”。《荷马史诗》、《伊索寓言》等,其影响之大、价值之大,作为经典流传至今,也源于其强盛不息的生命力和给予人们的丰富的启迪。
经典之作有着强劲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其文中对宇宙万物深邃的探索,对人生疾苦的密切关注或真实的揭露,或对人类未来的憧憬或热情的讴歌,都会让读者体会到一种莫名的感觉,不禁被感动,不禁被感染。这种抵挡不住的力量会渗透进你的心田,使之感化。年深月久,它将会在内心深处慢慢地沉淀,继而不知不觉地会变化成我们情操的一部分,影响着人生前方未走的路。经典的影响、经典的感染,让人们告别蒙昧无知,向文明、高尚迈进。
经典之作的魅力还在于它在不同的时期,会给人们以不同的影响和启迪,不同阅历的读者也会在同一部名著中找到不同的情趣。一部《三国演义》,有的人在里面读到了精深的谋略、悲壮的人生;有的人体味出错综复杂、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年少时阅读《三国演义》,或许只对跌宕的情节、高超的武功倍感兴趣;中年时读《三国》或许只对其中高深的计谋策略深思玩味;而到了老年,再次品读,其感觉则更可能是对人生成败功过的喟叹。
经典之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捧起一部名作,它会让人忘记时空,把你带进书中的世外桃源,使你心甘情愿地被它所吸引。一部《红楼梦》竟可以令我废寝忘食,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深深地牵动着我,叫我心潮起伏,难以入眠。
风雨的无情侵蚀,雕栏玉砌会无奈地成为残垣断壁,而历经千百年的经典名著,代代传诵,时至今日仍新颖长青,光芒四射!
经典,有着辉煌的过去,有着灿烂的今天,也必将有着永恒的未来!
简评
这是一篇典范议论文。全文采用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论证,首尾照应,结构谨严。分论点部分,作者把每段的中心句都置于句首,更使层次显得分明。另外,本文用例精当,紧扣话题,语言洗练。这些都值得玩味。
本文来源:https://zuowen.jxxyjl.com/gaokaoyouxiuzuowen/330737.html
相关范文
- 【2020年北京卷高考优秀作文《一条信息》】2002年北京卷高考优秀作文:走出“规则”
- [江苏省2021高考用全国卷几]2002年高考全国卷江苏省优秀作文:诗意地栖居
- [2020年北京卷高考优秀作文《一条信息》]2002年北京卷高考优秀作文:何成方圆
- [江苏省2021高考用全国卷几]2002年高考全国卷江苏省优秀作文:《小重山》后的选择
- [2021年甘肃省高考优秀作文]2004年高考甘肃省优秀作文:人生的内涵
- 湖北省高考是全国卷吗_2002年高考全国卷湖北省优秀作文:昭君的选择
- [江苏省2021高考用全国卷几]2002年高考全国卷江苏省优秀作文:孔雀东南飞
- 2020年北京卷高考优秀作文《一条信息》_2002年北京卷高考优秀作文:规则颂歌
- 2021年甘肃省高考优秀作文|2004年高考甘肃省优秀作文:致和珅的一封信
- 江苏省2021高考用全国卷几|2002年高考全国卷江苏省优秀作文:一个“死囚”的无悔抉择
-
2021年云南省高考优秀作文_2004年云南省高考优秀作文:挫折、痛苦、人生详细阅读
尝闻一说曰:鹰鹫之属,本为同族,其名曰隼。岁逢大旱,草木尽枯,獐兔皆死,群隼枵腹。或搏苍穹,徒鸿蒙,求索于重峦之颠,或敛翅羽,扑尘埃,偏安于腐尸殍肉。则前者傲而化鹰,后者鄙而称鹫也。余闻此而有言曰:大旱之岁,乃隼族直面挫折与痛苦之际也,志不同则前途殊也。归属若何,唯志所谋。 然天地万物,苦痛挫...
-
2020年北京卷高考优秀作文《一条信息》|2002年北京卷高考优秀作文:规则与道德详细阅读
什么是规则?是白纸黑字的法律条文,还是七大章八大节的校规?应该不是这些。当一个孩子在你身边摔倒时,没有哪条规则要求你必须把他扶起来,但你还是这样做了,因为你心是有这样一个规则:要帮助比你弱小的人,心中这种规则多了,道德也就随之形成了。 规则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道德,规则是无法支撑一个社...
-
江苏省2021高考用全国卷几_2002年高考全国卷江苏省优秀作文:状元凉粉详细阅读
城东石板桥下有一家凉粉店:状元凉粉店。听说,店主的儿子五年前成了本城的高考状元,状元凉粉就此得名。城里人都想讨个好彩头,听说,那儿的生意很火。 一切只是听说而已,凉粉对于我这个农村穷学生来讲真是一种奢侈品,既吃不饱,又贵。 可今天,我却坐在状元凉粉店里,准备尝尝这种“珍馐”;另外……我叹...
-
[高考作文社会热点话题]高考作文社会万象之话题 竞争详细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挪威人捕沙丁鱼,抵港时若是活鱼,卖价比死鱼高出许多,所以,渔民们千方百计想让鱼活着抵港,但种种努力都归失败,只有一艘渔船却总能带着活沙丁鱼回到港内。他们的方法很简单,鱼槽里放进一条鲶鱼。原来,鲶鱼进入鱼槽后,因环境陌生而四外乱游,挑起摩擦。大量沙丁鱼发现多了一...
-
修改与佳作话题作文_“分享”话题作文佳作示例详细阅读
李华波 【题目设计】 在澳大利亚考驾驶执照,有关交通法规的书上的第一条是交通部长给初学驾驶的人的忠告:“学习交通规则的本质是懂得和别人分享道路。”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对“分享”进行过思考,有没有关于“分享”的经历、感受…… 请你以“分享”为话题完成一篇作文。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文体...
-
【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2003年北京高考作文佳作赏析:转折(文言文)详细阅读
尝闻一说曰:鹰鹫之属,本为同族,其名曰隼,日猎于苍野之间。岁逢大旱,草木尽枯,獐兔竞死,群隼枵腹。或搏苍穹,徙鸿蒙,求索于重峦之巅;或敛翅羽,扑尘埃,偏安于腐尸殍肉。则前者傲而化鹰,后者鄙而称鹫也。 余闻此而有言曰:大旱之岁,乃隼族转折之秋也。逢此时,志不同则前途殊也。归属若何,唯志所谋。...
-
蕴涵哲理的诗|哲理蕴涵类话题作文写作导引详细阅读
[小引] 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在思维领域万千景观。 哲理蕴涵类话题作文有利于考查广大考生的思维品质与写作能力(包括审题能力),是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热点。 [新题演练] 阅...
-
2020年北京卷高考优秀作文《一条信息》_2002年北京卷高考优秀作文:尊重规则,享有幸福的权利详细阅读
遥远的蛮荒年代,当部落首领将有限的食物按照年龄长幼在部族中分配时,文明与规律携手走进了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当汉漠拉比法典竖起,当战乱的阴霾遮蔽了文明的光辉,当人类从战争与失序再次走向和平和安宁时,规则始终贯穿其中,从小曾因为野蛮的攻击而被摧毁,规则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是文明的体现,是对人性最温和的...
-
高考作文社会热点话题_高考作文社会万象之话题 创新详细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给创新下了一个简单而明了的定义:“产生前所未有的事物。”英国文艺复兴巨人莎士比亚说:“美是生活,美是创新。”创新是生活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动力,也是社会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源泉。 请以“创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
以沟通为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倾诉和沟通”评析详细阅读
材料:对成长中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各类调查资料表明,当前的青少年或多或少存有某种心理偏差:有的学生有时会为了一个非常小的问题大发雷霆;有的学生因为人家跟他开了一句玩笑,就忍受不了,拔拳相向;有的学生因为学业压力太重,或者受到老师、父母的批评,想不开,就采取极端方式,或出走,或自残,甚至投毒杀人,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