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南高考作文预测及范文]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及范文:关怀与冷漠
【zuowen.jxxyjl.com--高考作文预测】
【作文题目】
20xx年3月6日,一乘机老人突发心脏病,东方航空公司航班紧急备降三亚,将老人送医。航班滞留三亚16小时,乘客因此耽误了一天的旅程,部分人心生不满,“本来备降就是为了救人,我们乘客又没有延误责任。”后又觉得补偿方案不合理拒绝再登机,飞机只好载着其他乘客先行离去。该事件引来网上众多关注,有的网友大赞航空公司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处理及时;有的网友指责旅客冷漠、缺乏包容心;也有的网友说:“16个小时都被困在机场,谁受得了啊。”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2.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题目分析】
这类以新闻事实为材料的作文,作文立意的生发点在材料,因此,全面正确地解读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那么,这则材料应该怎么解读呢?首先要明确事件的相关主体,东方航空公司、滞留乘客、网友等,从不同角度看都可以成为涉事主体;然后,围绕这些不同主体梳理事件,获取不同角度的信息:东方航空公司航班为救生病老人备降三亚,航班在三亚滞留16个小时引乘客不满;部分滞留乘客因耽误一天行程对航空公司心生不满,觉得航空公司的赔偿方案不合理拒绝登机;众多网友关注此事,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
航空公司的救人行为值得肯定,这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也是一种良心行为;它表现了对生命的关爱,体现了“生命无价”“生命至上”的观念。航空公司救人为先的行为之所以值得肯定,就在于它面对的是救人的代价问题——蒙受巨大的损失,而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备降救人的抉择。在生活中,一些人表现出的冷漠,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冷漠付出的代价可能会太高。
航班滞留三亚16小时,不禁让人置疑:航空公司的善后处理工作有没有问题?有没有可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他们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好一些?这里就可能挖掘到对无辜乘客权利的尊重问题、对普通乘客秉持“乘客至上”的服务宗旨问题、突发事件处理的规则制度问题等。
部分滞留乘客因耽误一天行程而心生不满,是不是他们漠视生病老人的生命,反对备降救人?他们不满的究竟是什么?飞机已经备降三亚,老人已送院抢救,乘客却在机场被困16小时,这里面存在什么问题?滞留乘客的权利有没有被航空公司漠视?觉得航空公司的补偿方案不合理而拒绝登机,该怎样看待这种行为?
众多网友关注此事,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这能说明什么问题?有什么意义?
新材料作文对材料的解读,主要应从正面进行,但也不可忽略侧面切入的意外发现。正面切入是常规思维,侧面切入可能更能写出别出心裁的文章。在高考作文鼓励有个性、有创意的价值追求下,充分地展示个性魅力、独特思维无疑会得到特别的回报。个性特征归根结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造性的发现。就是内容上有开拓,能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别人见过的平凡的事物,激起自己的情感激动,得到深刻的感悟,真切的体验,新奇的想象,创造性的见解等。二是创造性的表现。就是形式上与众不同,能将自己的发现“独辟蹊径”地表现出来,不模仿别人,不因袭某种模式,而是别开生面,面目一新。就这则材料来看,大家关注的可能都是事件本身,航空公司救人,部分滞留乘客心生不满、拒绝登机,会忽略“网友”的关注,如果你能关注到“网友”所代表的社会对这类事件关注的社会意义,就可能会写出别样的见解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的不冷漠,可以感受到社会民主自由的气息,可以领会到社会的正义。
要写出有新意、有深意的文章,在解读材料时要深入思考。比如,航空公司让航班在三亚滞留16个小时,除了一些客观原因外,有没有对滞留乘客这些“弱势群体”的漠视的“霸王”心态?这种恃强凌弱的行为在当今社会可并不少见;再如有网友指责部分滞留乘客冷漠、缺乏包容心是出于一种怎样的思维?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了“正义”、“善举”的侵害,可不可以理直气壮去维护?这样去思考,自然能写出有思想有个性的文章来。
从题目类型来看,属于新材料作文,与当下高考作文的热门题型一致。以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为题目材料,既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又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生活问题;既能检测学生的思想水平,又能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既能让所有考生有话可写,又能防止学生宿构、套作,有利于学生走出模式化作文套路,写出有真思想、真情感的作文。
从高考备考来看,对引领学生注重提高思想水平、增强思维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思想水平和思维能力正是当下学生备考20xx年高考作文要着力提高的。陈妙云教授建议考生备考20xx年高考作文时强调,要“回到写作的原点,夯实写作基本功”,具体为:1.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2.思想的培养,3.思维的培养。思想的培养、思维的培养,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以时事材料为原料的作文写作。陈教授明确指出:“养成关注社会关注自我的习惯,通过思考积累思想,促进思想成熟。‘思想’是写作的源头,‘唯有源头活水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写作能力,才能写出高分的应试作文。”当然,这类作文题也存在不足,就是在文体的选择上明显有利于议论类文章写作,这与新材料作文“自选文体”的价值追求不合。
材料可以切入的角度及其立意方向
1、航空公司为救生病老人紧急备降:①对生命的尊重、负责,②坚守道德良心③拒绝冷漠、自私,④对功利社会的匡救;
2、航空公司为救生病老人紧急备降后滞留16小时:①对其他乘客权利的漠视和侵害,②处理突发事件的制度措施的缺漏,③服务宗旨淡薄,大企业的强势心理,④缺乏危机处理的智慧,激化矛盾;
3、航空公司与滞留乘客的矛盾:理解和包容;
4、部分滞留旅客因为航班延误造成损失,心生不满,觉得补偿方案不合理拒绝再登机,①敢于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国民权利意识的觉醒;②多点理解和包容;③妥协也是一种智慧;④要维护权利,也要讲道义;
5、为救生病老人紧急备降造成的损害:(谁为行道义买单)国家或社会的补偿制度不健全;
6、网友的关注:①社会民主的觉醒,②社会不乏正能量,③理解和包容……
【备考建议】
在备考的最后阶段,作文不能因为难见明显成效而受冷落,相反,在作文上面更要花足功夫,不求作文一定要得高分,务求作文不得低于40以下的分数。其实,只要有心,作文在最后一个月还是可以有突破性提高的,这是许多高考成功学生的一条成功经验。最后阶段的作文,重点还是要围绕学会思维、积累思想、积累素材、明确结构、优化表达上下功夫,除了坚持练笔外,更要在研究成功作文上用心思,一旦悟到了窍门,作文就会迎来大突破。老师在课堂上要着力训练学生阅读材料、提炼观点、运用积累的材料等。
【范文】
请拾起你的关怀
20xx年3月6日,在东方航空公司的一架航班上,一名乘机老人突发心脏病。机组人员当机立断备降三亚,将老人送医。这本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好事,但部分旅客心生不满,认为自己的行程被耽误了,并且东航给出的赔偿方案不合理,因而拒绝再登机。这又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在看到这则新闻时,我的内心涌起了深深的无力感,然而这又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路边老人摔倒之后没有路人愿意上前将他扶起的时代里,人情凉薄、漠视生命似乎就是很正常的呀。
但可以理解不等同于“应该纵容”。也许事件中的东方航空在处理、协调突发事件的时候确实有欠妥当,但身为旅客,难道不应予以充分的理解吗?耽误了一天的旅途,风景却还在那里等你去欣赏;耽误了一大笔生意,往后也还可以再谈;可是生命呢?走了还能再重来吗?
我想,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拾起我们的人文关怀。一个国家倘若对她的子民如此漠然,那经济再发达、国力再强盛,又有何用?只怕国不国矣。
记得前些日子有一则假新闻,说的是一名老人在菜市场摔倒,一百多位路人经过却置若罔闻。但事实上,老人摔倒之后,在一名白衣女子的号召下,周围人聚拢过来对老人施救。事后,央视记者采访她,她说了这样一句话:“谁家没有老人?谁又没有个老的时候?”朴素的话语却掷地有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里的这一句话经口耳相传,筑进了一代一代中国人的大同理想中。我从不怀疑人文关怀的存在,因为它深深植根于我们的内心深处。人文关怀,无疑就是对生命的尊重。从救助摔倒老人的“最美路人”,到伸手接下坠楼孩子的“最美妈妈”,从勇救学生的“最美教师”,再到把一生奉献给老少边穷地区的“最美乡村医生”,对生命的尊重让他们奋不顾身,让他们恪尽职守。生命之花最美,也最动人。
你的心里,我的心里,其实都有一份关怀,对亲人、对朋友,甚至对陌生人、对天地万物。只是也许我们在追逐什么的时候把它丢下了。我们将冷漠作为盔甲,却不知爱与关怀才拥有这世上最强大的力量。
拾起你的关怀吧,从一个微笑、一句话语开始,“抛却所有外在的东西,懂得爱的人才最强大”。我相信,“最美”会越来越多,而他们中是不是也会有你的身影?
【点评】
本文评55分。
本文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对航空公司备降三亚救生病老人的做法予以充分的肯定,对部分滞留乘客对航空公司也许有欠妥当的处理心生不满、拒绝登机的做法予以否定,文章观点鲜明,立意积极。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没有停留在对事件本身是非曲直的评判上,而是把问题拓展到了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在生活中,面对需要救助的生命,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我们往往无动于衷、表现冷漠,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联系生活立意,使文章显得有高度和深度。文章的另一个亮点就是表达自然严谨,有很强的逻辑性。作为议论文,阐述的道理不能只是一句话的结论,一定要有一个严密的推导过程,这就像是数学论证一样,重要的论证步骤是不能省略的。比如,文中明确了部分乘客的行为虽然可以理解但却不可纵容,航空公司的处理也许有不妥,但要理解,表达严谨而有分寸。文章材料丰富,既有生活中的时新材料,也有能体现文化蕴涵的名言警句,这些材料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相关范文
- 2020年河南高考作文预测及范文|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及范文:向着心灵的深处漫溯
- 2020年河南高考作文预测及范文|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及范文:最好的风景
- [2020年陕西高考作文题]预测2020年高考作文题:三把金钥匙,开启成功门
- 【2020语文高考作文范文】2020泣血预测范文高考作文诉说
- 2020年中国高考作文题目|预测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看看我们自己
- 【2020湖南高考作文题目预测】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传统文化
- 【2020年河南高考作文预测及范文】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中国梦
- 2020年高考作文题及范文|2020年高考作文题预测范文:忍让
- [2020年高考作文谁预测的]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教育的宽容与限度
- 预测2020年的语文作文|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预测:放下也是一种拥有
-
[2021年上海高考作文题范文]2021年高考作文题及范文预测:“痛过,醒后”详细阅读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 一个铁环,不小心弄丢了自己的一部分。于是便拼命地寻找失去的那一部分。但由于自己不圆,所以滚得很慢。但正因为如此,它观赏到了平日里很少注意的花草,并和它们交了朋友。 工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它找到了丢失的那一部分。有了它,虽然完美了,但是会跑得很快...
-
【2021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预测2021年高考作文题目:自强不息,唱响厚德载物详细阅读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站立着,却没有靠着”,这是现代著名诗人沈尹默先生写于“五四”时期的诗句。诗句中的“立着”、“靠着”引起了那个...
-
【2021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全国一卷】2021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谦虚是一种美德详细阅读
谦虚不仅是一种美德,更重要的,它还有助于你成功的待人方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谦虚是一种美德作文,欢迎大家参考!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作文。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牛顿(英国)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
-
[2021年高考作文预测及范文]2021年高考作文预测:行不浮华,心自安然详细阅读
面对灯红酒绿人间,我行不浮华,心自安然,使心无恙。小编收集了行不浮华,心自安然作文,欢迎阅读行不浮华,心自安然 繁花似锦的人间,种种浮华,皆为过眼云烟,终会消失殆尽,又似手掌内的一把沙,无论摊开还是紧握双手,沙子终会溜走,结局无可更改。 我们喜欢这车水马龙的街道,更多的是想彰显自己所能负担的钱...
-
【2021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2021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同自己谈话详细阅读
预测是避免决策片面性和决策失误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同自己谈话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安提斯泰尼:“你从哲学中获得了什么呢?”他回答说:“同自己谈话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的获...
-
【2021语文高考作文题目预测】2021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追寻心灵的家园详细阅读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著名学者周国平说过:作为肉身的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惟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依据你对这段话的理解,以追寻心灵的家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
-
2021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_2021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素质都去哪儿啦详细阅读
素质高的人,内心是纯净的,品行也是端庄高尚的;相反素质低的人,内心是肮脏的,品性也一定会是低劣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素质都去哪了范文,欢迎大家参考!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20xx年1月2日,一段视频在网络上热传。画面中,在上海地铁车厢内,几名乘...
-
[2021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预测2021年高考作文题目:敬畏规则,不可亵玩详细阅读
正视责任,敬畏规则,才是对生命的最大敬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敬畏规则,不可亵玩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7月23日下午3时许,在北京延庆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内猛兽区,一辆自驾游轿车突然在老虎园区停下,一年轻性擅自下车来开司机插...
-
2021年高考作文预测及范文百度|2021年高考作文预测及范文:少数与多数详细阅读
【题目预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名叫索克曼的基督教牧师尝言:“当我们是少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勇气;当我们是多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宽容。” 要求: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看法?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优秀作文】 有...
-
【2021年高考作文预测及范文】2021年高考作文预测:立着与靠着详细阅读
高考作文题目的预测层出不穷,考生在紧张备考的同时,也要注意搜集作文素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立着与靠着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作文题目】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是现代著名诗人沈尹默先生的写于“五四”时期的诗句,诗句中的&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