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南高考作文预测及范文|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及范文:欣赏他人
【zuowen.jxxyjl.com--高考作文预测】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以“欣赏他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培根曾说过:“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这样,你才能逐渐走向完美!
欣赏他人,你同时也能够获得他人的欣赏,可以将竞争对手变为你的朋友,使他人的长处为你所用,成为你的长处。
欣赏他人,你就能够获得他人之长的帮助,可以把自己本来不能做,或者本来做不好的事,由你欣赏的人为你做得更好。而你付出的成本一定会比从头学起低,一定会比你和强人竞争低。
欣赏他人,你就能够获得他人的好感,他人的好感传导给你,你就获得了良好的心态,同时,使你在任何事务面前都显得大度和高瞻远瞩,使你在人人面前都显得得体而大量。从而使能人愿意与你为友,使强人希望与你合作。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写作本文时要明确立论的倾向或记叙的角度。
思路一:不要以为欣赏他人是给他人以恩赐,其实,恰恰相反,欣赏他人是在为你自己增长才干;
思路二:欣赏他人是在给你自己增加实力;
思路三:欣赏他人是在拓宽你自己发展的道路。
当然,考生在论证时也要注意相反的情况。欣赏别人,如果变成了廉价的吹捧,无原则的夸奖,那就成了拍马屁,而不是恰到好处了。欣赏别人,也不是投其所好的精神按摩,更不是卑躬屈膝的精神行贿。要欣赏别人,就必须要发现别人的长处,就像伯乐相马一样。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就无法欣赏别人。欣赏别人,需用心去体会,发出由衷的赞美。
【优秀例文】
欣赏他人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几千年来,文人身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自我和狂妄。或是恃才傲物,或是自命清高,或是孤傲不群,皆而有之。然而,善于发现并学习他人长处,事之以礼,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
楚国音乐家俞伯牙,善弹,却曲高和寡。遇樵夫钟子期,善听,能感悟伯牙心境。两人成为“高山流水”般的知音,遂结为兄弟。第二年,子期病死,伯牙摔琴谢知音,不再抚琴。知音的故事流传数千年,已经成为惺惺相惜的“英雄识英雄”的典范。它向我们昭示,欣赏他人也是做人的一种至高境界,欣赏与被欣赏同样是快乐的,成功的。
人们常用“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来阐释善于发现人才的问题。然而,谈得上欣赏的却又是一回事。人才常有,发现人才的人也常有,但真正懂得欣赏人才的却很少。
欣赏是一种发自肺腑、源自灵魂的感觉,是心与心的交流,是“士为知已者死”的动力,绝非阿谀奉承、曲意逢迎所能及的。当然,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人才也不例外。知音的故事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欣赏,是必定能客观对待他人的优点和缺点,“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小时侯,《晏子使楚》的故事让我懂得“橘生淮南为桔,橘生淮北为枳”的道理,明白“土壤”对人成长进步的作用,也让我明白待人接物不可戴“有色眼镜”。有时换个角度,也许另有一番景象。我们知道,每一个成功的人背后都会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也会有属于自己的“贵人”,正由于他们在你奋斗、拼搏过程中,鼓励你,支撑你,并欣赏你,让你明白自己的个人价值,重拾信心,发挥出个人潜能,最终将成就你自己。相反,没有人去欣赏你,发现你,那你可能会一直消沉下去。如果一定要说是金子就会发光的话,那么也要有人去把它从不见天日的矿里开采出来,放到合适的地方才行!
学会欣赏他人必须要能胸有雅量,放大他人优点,忽略他人缺点,这样既能让别人感觉自身价值,也能让自己从中受益,这也是所谓的双赢效益。欣赏他人大多是擅长发现“类已”的人,见贤思齐,因为他们觉得英雄所好略同。然而,真正懂得欣赏他人的人,也应当会欣赏“不类已”的人或者说是敌人,尊重对手,欣赏他们的可敬之处,让别人“受宠若惊”,才能赢得别人的真正尊重。有时候,还能达到化干戈为玉帛的效果,谈笑间矛盾灰飞烟灭,何来不痛快?而鸡肠小肚容不了人,成不了事,最终也成就不了自我。
欣赏自己是孤芳自赏,欣赏他人才是慧眼识才。
惟有“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胸襟,才能真正学会欣赏他人。
【作文点评】
有些文章取胜于用抒情的笔调来写充满哲理思考的内容,这篇文章即是如此;有些文章取胜于用大量事实来折射深邃的思想,这篇文章亦是如此。抒情、叙事、说理熔为一炉,全文异彩纷呈。
本文视野开阔,思路敏捷流畅,以历史人物为论据恰到好处。历史典故信手拈来。鲜明的形象寓出人意料于情理之中,深情饱满,理性十足。
全篇用词优美,文采飞扬,体现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行文生动活泼,感情深沉。
相关范文
- 2020湖南高考作文题目预测|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贵在不虚此行
- 【2020年四级作文题目预测】2020年高中作文题目预测:温暖的宽容
- 2020湖南高考作文题目预测_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绝望”与“希望”
- 2020年陕西高考作文题|预测2020年高考作文题:开拓视野,行万里路
- [2021高考作文题目预测]预测高考作文题目:颜值与实力
- 【2020湖南高考作文题目预测】预测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映衬与独立之美
- 2020湖南高考作文题目预测|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面对两难,理性选择
- 2020湖南高考作文题目预测|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杯中日月
- 2020年北京高考作文题范文|2020年高考作文题预测及范文:“坚守内心的木桶”
- [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2020高考作文预测:坐在第五排的兄弟
-
[2021年上海高考作文题范文]2021年高考作文题及范文预测:“痛过,醒后”详细阅读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 一个铁环,不小心弄丢了自己的一部分。于是便拼命地寻找失去的那一部分。但由于自己不圆,所以滚得很慢。但正因为如此,它观赏到了平日里很少注意的花草,并和它们交了朋友。 工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它找到了丢失的那一部分。有了它,虽然完美了,但是会跑得很快...
-
【2021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预测2021年高考作文题目:自强不息,唱响厚德载物详细阅读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站立着,却没有靠着”,这是现代著名诗人沈尹默先生写于“五四”时期的诗句。诗句中的“立着”、“靠着”引起了那个...
-
【2021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全国一卷】2021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谦虚是一种美德详细阅读
谦虚不仅是一种美德,更重要的,它还有助于你成功的待人方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谦虚是一种美德作文,欢迎大家参考!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作文。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牛顿(英国)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
-
[2021年高考作文预测及范文]2021年高考作文预测:行不浮华,心自安然详细阅读
面对灯红酒绿人间,我行不浮华,心自安然,使心无恙。小编收集了行不浮华,心自安然作文,欢迎阅读行不浮华,心自安然 繁花似锦的人间,种种浮华,皆为过眼云烟,终会消失殆尽,又似手掌内的一把沙,无论摊开还是紧握双手,沙子终会溜走,结局无可更改。 我们喜欢这车水马龙的街道,更多的是想彰显自己所能负担的钱...
-
【2021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2021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同自己谈话详细阅读
预测是避免决策片面性和决策失误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同自己谈话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安提斯泰尼:“你从哲学中获得了什么呢?”他回答说:“同自己谈话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的获...
-
【2021语文高考作文题目预测】2021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追寻心灵的家园详细阅读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著名学者周国平说过:作为肉身的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惟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依据你对这段话的理解,以追寻心灵的家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
-
2021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_2021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素质都去哪儿啦详细阅读
素质高的人,内心是纯净的,品行也是端庄高尚的;相反素质低的人,内心是肮脏的,品性也一定会是低劣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素质都去哪了范文,欢迎大家参考!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20xx年1月2日,一段视频在网络上热传。画面中,在上海地铁车厢内,几名乘...
-
[2021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预测2021年高考作文题目:敬畏规则,不可亵玩详细阅读
正视责任,敬畏规则,才是对生命的最大敬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敬畏规则,不可亵玩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7月23日下午3时许,在北京延庆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内猛兽区,一辆自驾游轿车突然在老虎园区停下,一年轻性擅自下车来开司机插...
-
2021年高考作文预测及范文百度|2021年高考作文预测及范文:少数与多数详细阅读
【题目预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名叫索克曼的基督教牧师尝言:“当我们是少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勇气;当我们是多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宽容。” 要求: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看法?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优秀作文】 有...
-
【2021年高考作文预测及范文】2021年高考作文预测:立着与靠着详细阅读
高考作文题目的预测层出不穷,考生在紧张备考的同时,也要注意搜集作文素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立着与靠着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作文题目】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是现代著名诗人沈尹默先生的写于“五四”时期的诗句,诗句中的&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