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情感教育纪录片镜子观后感|家庭情感教育纪录片镜子观后感
【zuowen.jxxyjl.com--家庭作文】
央视纪录片《镜子》首播,这部纪录片让问题少年说出心声:父母更需要改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央视纪录片镜子观后感,供你参考!
央视纪录片镜子观后感篇1
父母对孩子的爱有时却会造成伤害,这究竟是为什么?“问题孩子”的背后是否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入围影片《镜子》昨天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了首映典礼暨交流会。作为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纪录片,该片由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出品,经过《天网》栏目十年酝酿与策划、两年拍摄与制作完成。
《镜子》讲述了三个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的故事。片中出现的几个孩子有辍学的,有早恋的,有网瘾的,所展现出的“问题”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家庭教育模式上都存在问题。比如有的家长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儿子身上,一切以学习为目标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和反抗隐患;有的家庭母亲的忍让妥协、父亲的冷暴力,让孩子产生了只有做出一些过格的事情才能得到关注的错误想法……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镜子》总导演卢钊凯介绍,影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
“每一个人都是孩子”。与卢钊凯一同合作执导该片的导演范永东说,这部片子的故事是讲述关于家庭情感教育这个话题,但实际上在故事背后融入了创作者对于人性的理解、对于爱和欲望的思考。他和卢钊凯力图通过影片找到一条线索,一个解决中国人精神层面或者心灵层面问题的线索。
央视纪录片镜子观后感篇2
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问题”,有辍学的,有早恋的,有网瘾的,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家庭教育模式上都存在问题。
当孩子出现迷失的行为,例如不想学习、情绪不稳定、有抵触性情绪时,他反映的很可能是父母间夫妻关系的失衡或模糊。
当孩子出现注意力分散、依赖、易结交坏朋友时,他所反映的往往是父母双重标准、夫妻关系分裂、在家中缺乏归属感。
当母亲的位置缺席时,孩子容易空虚忧郁、焦虑紧张、较优柔寡断,也比较容易发生人际关系问题,难以表达自己,也难与人连接。
当父亲的位置缺席时,儿子很容易发生成瘾行为,例如沉迷于电玩、抽烟、喝酒、吸毒;女儿则很容易发生早熟、暴食或厌食症、对成年男子有兴趣、期待有人保护。
当父母一方或双方想离开家或死去时,孩子在潜意识里会接收到这个信息,并以逃家、重病、发生意外危险等方式反映,严重者甚至会死亡,因为他们小小的心灵里幻想着:“我代替你走,这样你就可以留下来”或是“我会跟着你一起走,这样我们就永远不会分开”。
改变孩子,父母就要改变自己
一位妈妈跟我谈起她的小女儿。小姑娘已经上小学了,平时听老师和同学反应孩子很聪明,大家还是很喜欢她的。但是最近一次春游中,妈妈发现孩子总是“教训”同学,而且有些刻薄,尤其对班里比她成绩差的学生表现出蔑视。
春游中,老师表扬一位同学:“某某今天表现很好,一直帮助同学,还帮家长拿东西。”
女儿就说:“什么呀!我也会,有什么好表扬的!”孩子表现出生气而且否认了同学的做法,还不承认自己没有做到。
女儿这样的表现,让妈妈非常担心。
我由于对妈妈比较了解,就说:“要知道孩子为什么这样,看看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你平时对孩子是不是要求严格?你对老公的歇斯底里是不是造成了家庭氛围的紧张?”
妈妈喟然而叹,说最近由于大女儿学习问题以及自己的工作有点脾气不好,确实对小女儿严厉了些,也经常训斥老公。
无论这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模仿学习”还是心理学对应的“镜子效应”,孩子的言行常常可以反映出父母的言行。这位妈妈有所醒悟改变了自己待人刻薄和爱教训别人的毛病,还跟孩子进行了沟通,经常跟孩子聊聊学校、学习的事,渐渐地小女儿也发生了变化。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终身的老师。家长的改变也使得孩子发生了变化,教育就在无形中产生了效果。
欣赏孩子内在的纯真。
作为家长,我们并不是一定要在所有方面懂得比孩子多,也不是要永远正确,其实我们需要学习谦卑,对人生、对生活,对孩子,我们可以做一个学习者,在自我的成长中带动孩子的发展。和孩子做朋友,尊重孩子对事物、对世界的理解和思考、想象与表达。
相信孩子成长的潜力。
没有必要过度担心孩子的未来,更不应该去剥夺和干预孩子自主的选择权力。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问题,重视和鼓励孩子的独立判断和选择,在他们无力的时候推一把,在他们跌倒的时候给予鼓励,相信他们自己成长的潜力,给它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去创造和实现自我的价值。
感悟生命存在的意义。
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和追求自己的理想,活出生命自我的意义和存在价值。父母是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榜样,只有我们做好了自己,孩子自然会受益。事实上,很多的家长不是在孩子身上投入太少而是太多,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承受了太多的期待、太多的要求、太多的担忧和太多的恐惧,这份厚重的“爱”压得他们透不过气,其实这都是家长缺乏自我价值的表现。
生活的过程,就是孩子受教育的过程,我们随时随地都在以自己的表现,为孩子示范我们希望在他们身上看到的品质和言行。如果说父母是原件,那么孩子就是复印件,家长朋友们只有活出自己的精彩,才能成就孩子真实的幸福。
央视纪录片镜子观后感篇3
4月19日晚,央视纪录片《镜子》首播,这部纪录片让问题少年说出心声:父母更需要改造。
这是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
纪录片只有三集,一共90分钟,央视社会与法频道花了20xx年策划、两年摄制。内容很简单: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
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有时却造成了满满的伤害,这究竟是为什么?“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影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纪录片在充分呈现社会生态复杂性的基础上,给观众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心灵回家!让爱不再变成伤害。
央视纪录片镜子观后感篇4
20xx年4月20、21日,中央电视台12频道放了两集《镜子》。巴蒂妈 把节目的链接放在了群里,我仔细看了节目,有一点感想,现写出来分享分享。
首先,我是好心痛好心痛片子中那些被剥夺了自我的孩子们!这些所谓的出了问题的孩子,实质上是自我觉悟了,他们在呐喊、在抗争,然而父母们却执迷不悟,他们控制,甚至囚禁(孩子说的原话)孩子的自我。我相信如果父母们再不醒悟,真会把孩子逼上绝路的........
其次,我特别赞同片中的一个观点,那就是为人父母,必须要学习,虔诚地虚心地学习。
听说,宁馨曾经护航过4个家庭,这4个孩子都在这个学校学习过。其中的三个回归正轨,一个正在护航之中。真庆幸啊!来宁馨的父母真是找对了地方。
我记得片中有个孩子喊着说:应该学习的是他们(父母),不是我,我只要学习一周就够了!要改变的是他们......有专门为父母举办的学校吗?
宁馨就是一所理实交融的父母学校,这里不光有理论,更重要的是有践行!父母在践行中接受理论,改变观念,然后再指导行为和实践,这样实现彻底的改变,改变的父母给孩子提供正确的环境,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解铃还需系铃人,系铃人是父母,所以父母要学习要改变。
片子中的一周父母学习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只有理念没有实操,不能够内化成父母自己的思想。
宁馨是学校、是熔炉;萧老师是导师、是妈妈、是姥姥。我相信只要父母虔心向学,踏实修炼,必然会成为有效能的父母,必然会带领孩子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
央视纪录片镜子观后感篇5
国内知名实战派心理咨询专家张久祥在《镜子》走进石家庄第二中学活动中表示,“这是我看到央视拍的、与心理有关的节目当中最接地气的,直入父母、还有成长中的青春期孩子心灵深处的穴位点,接触得最近的。”以下是我个人对于《镜子》的一些心得:
一、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长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在校每周五天的教育,老师都是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性格、品行、意志和兴趣等等,孩子也易于接受和成长。可是周末的两天,孩子在家容易受到家长的溺爱,没有规律的学习和生活,把在学校五天培养出来的好习惯给忘掉了。只有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动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才能成长为可以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栋梁之才。
二、父母要以身作则
孩子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些受父母的影响最大。你让孩子不乱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后却随手把衣服扔在沙发上,还口口声声地让孩子把衣服整理好,孩子会照你说的做吗?不让孩子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可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却目不转睛的看着放大音量的电视节目或坐在电脑旁忘我地玩着各种游戏,孩子的心里会怎么想,能感觉到平衡呢?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最好的方式就是陪着孩子一起写作业,或者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看看书,读读报,轻声地做些家务,让孩子感觉到他(她)写作业时父母也没有清闲,这样孩子的心里会有一种平衡感,也愿意写作业了。
三、加强与孩子的沟通
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和沟通,哪怕再忙,家长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一起说说话,聊聊天,给孩子讲讲故事。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要注意讲究科学方法:首先要善于倾听。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轻松。孩子向您诉说高兴的事,您应该表示高兴;孩子向您诉说不高兴的事,您应该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当孩子向您诉说您不感兴趣的话题,您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您关注他的谈话内容。这样,孩子便乐意向您倾诉,父母也可以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
【关于家风家训的征文800字】家风家训的征文800字详细阅读
家训,字典上这样解释“指对咨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小编收集了家风家训的征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家风家训 一个良好的家风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家训也自然就必不可少。 孝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就是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
-
争当低碳环保小卫士|我家争当低碳环保家庭作文700字详细阅读
年初的一天,我们全家看电视时,被一则低碳环保公益广告深深震撼。平常司空用惯的塑料袋、方便碗筷铺天盖地,原来上百年不能降解,造成严重污染。“白色污染”不得了,全家经过讨论,表决、制定了家庭环保约法三章:买东西不用塑料袋、杜绝使用塑料方便碗及木筷。 妈妈找出了弃用多年的竹制菜篮和布袋,重塑我家“菜...
-
【美丽的家庭作文200字】美丽的家庭作文详细阅读
从前,森林里有一个美丽的家庭,它们曾经有一段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故事从而开始:这个家庭,有几只动物结拜为兄弟组成一家人,有小白兔、猴子、灰太狼、大象、袋鼠。小白兔负责在家看守,猴子去摘野果,大象去运火,等等个个都有自己的工作,它们靠野果为生。 有一天,野果很快就被吃光了,它们就无法生存了,灰太...
-
[幸福家庭的烦恼]幸福家庭之成员老妈初二作文详细阅读
【超级档案】 姓名:李XX 身高:160厘米(只比我高1厘米,为了让老妈找会自尊,就算高1000000纳米吧!) 血型:鸡蛋型 爱好:乒乓球、读小说、上网、教训我(千万别让她看见,阿门,保佑我……) 理想:我考上大学 最喜欢的食品:各种水果 最喜欢的饮料:茶 最喜欢的颜色:天蓝色...
-
关于家庭和睦的作文_家庭和睦初一作文详细阅读
我老家在诸暨,村里的人都相处得很好,特别是住得近的几户人家关系就更好了,像自己的家人一样。 大家经常相互串门,主人会把自己家的好东西拿出来,让大家吃;如果哪户人家没菜了,他们就会把自己家的菜给他们;每次,我们一家人从杭州来,邻居们知道妈妈怕狗,就把自己家的狗管好,用链子锁牢。 我小时候一直住...
-
【珍惜与亲人相聚的时光的作文】相聚时光的家庭作文详细阅读
每个人一定都有快乐的时光,如果有些让你难过的事就把它忘掉,把快乐的事情回忆一下,你就会很快乐。 周末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弟弟、妹妹、爷爷、奶奶七个人一起跟着太阳比赛起床,一大早我们一起去爬山,山上的清新空气,使得我们神清气爽,我们大家一边走一边唱歌,真是开心极了! 星期日的下午,我们全家...
-
【如何建立爱的家庭英语作文】建立甜美家庭英语作文详细阅读
Goethe said, He is the happiest, being king or peasant, who finds peace in his home It is true Home is the warmest place in the world Home is the...
-
餐桌前的谈话作文600字左右初一|初一餐桌前的谈话作文600字范文详细阅读
很多大道理,都是在餐桌上听来的有木有?以下是小编带来的餐桌前的谈话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餐桌前的谈话作文(一) 月亮慢悠悠地升上了天空,四周都静悄悄的。 在家中,我爸爸大显身手,做大厨了。哇!好香的大鸡腿,红烧肉,小肥鱼……看到这些,我口水直流三千尺啊! 我看这...
-
家庭教育作文800字高三_高三关于家庭教育的作文:请别再“为我好”了,好吗?详细阅读
亲爱的爸爸妈妈: 当我在试场上奋笔疾书时,脑海里却不停浮现出你们平日操劳的情景。为了碾平我的成长之路,如霜的白鬓过早爬上父亲的头上,过重的家务也将母亲的手变得粗糙不堪。我只想大呼一声,“请别再‘为我好’了,可以吗?” 是你们,把握从自行车的坐垫...
-
我们家的家庭会议作文300字_我们家的家庭会议作文详细阅读
同学们,也许在你们印象中的家庭会议是严肃、安静的,但在我的印象中的家庭会议则是好玩、有趣的。 我们家的“开会地点”在我们家的餐桌上或床上。每天爸爸下班回到家,当我们一家人坐在餐桌上吃饭的时候,总会说说自己一天的生活,自己一天中遇到的事,也经常会讨论我的学习成绩怎么样,或者是讨论我上的兴趣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