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散文阅读题主要有哪些类型|高考散文阅读题命题类型及解题思路分析
【zuowen.jxxyjl.com--考试作文素材】
一.高考散文阅读题设置问题的基本类型
第一类:就结构形式设问 1.开头;2.结尾;3.标题。
第二类:就内容表达设问 1.理解;2.赏析。
第三类:就构思和主旨设问 1.思路;2.情感;3.意象。
二.高考散文阅读题答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例析
第一类:就结构形式设问
(一)问“开头”。
例(1):XX年天津卷《敦煌》
第18题:本文对敦煌的哪些描写再现了“最鲜活的历史”?(4分)
答案: 绕楼穿窗而过的飞天;迈着舞步的马;美丽的菩萨;童子嬉戏图一笔一划抄出的经书顶天立地的佛像;
【解题思路】
文章开头“一段最鲜活的历史”是统领全文的句子,答案为以下各自然段的段首概括句。“鲜活”即对历史遗迹的生动解读,一语贯穿全篇。
例(2):08年福建卷《吟风》
第一题:为什么作者在开头写了一盆银杏?(3分)
答案:写银杏是为了引出风,从而以有形写无形,以银杏状风,突出风的形象。
【解题思路】
1.考查对思路的理解。可改为“开头写银杏有什么作用”。
2.对内容的把握:开头写“银杏”,引出“主体形象”风,具有真实感,增强可读性。
3.备选思考角度:由实到虚,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日常生活到文化历史,由叙事描写到抒情议论;由娓娓而谈到激情澎湃。
(二)问“结尾”。
例(1):XX年北京卷《碧云寺的秋天》
第20题:文章结尾说:“‘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
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案:作者通过对古代诗人赞美秋色的诗句的引用,说明了古人与今人的感受也是有相通之处的。因此,“过去”与“现在”并不是割裂的,两者之间是一种辨证统一的关系。
【解题思路】
1.把形象的句子所寓含的抽象的道理说出来。
2.涉及第7.8.9自然段的内容的把握:作者的认识(主旨)与向来对古人悲秋倾向的理解的区别;古人还有爱秋、乐秋、赞秋的另一面。
例(2):08重庆卷《时间怎样地行走》
第17题:文章写到“不朽”的“时间”“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作者对“人”和“时间”关系的观点和态度。(6分)
答案:作者认为时间并不是无情地抛弃我们,而是我们的情侣,伴随我们走过一生。因此我们应该热爱、珍惜时间,让生命在时间里充满意义。
【解题思路】
1.难度高,抽象性强。要关注“表达作者感悟”的句子,即“说理句”,提取“寓意精辟”的句子;
2.是“作者”的认识,分析的角度要正确;
3.“卒章显志”,散文惯用的章法。结尾句的特点。
例(3):08全国卷之二《马缨花》
第17题:文中所说的“光与影的对比”具体指什么?文章写马缨花有什么寓意?(8分)
答案:(1)(4分)①“光与影的对比”是指新旧时代马缨花的对比(过去的马缨花是影,是底片,现在的马缨花是光,是照片)②“光”中的马缨花在阳光下,充满生机和活力;③“影”中的马缨花长在阴森凄苦的深院里,给苦闷寂寞的作者以心灵的慰藉。
(2)(4分)①马缨花是作者在新旧时代情感寄托的载体;②作者通过写对马缨花感情的变化,表现出心情和生活态度的变化。(每点2分)
【解题思路】
1.提炼作品主旨:年代,社会变迁;
2.文中句子:深院、夜雨、黄昏、孤寂、绿云红雾、生机勃勃、含笑怒放。
3.比喻修辞:光、影。
4.标题:《马缨花》,托物言志。
例(4):08福建卷《吟风》
第2题: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季风虽有四时之变,而惟有其风骨不变”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案:(1)风从外在看,有温暖的春风,凉爽的夏风,气爽的秋风,寒冷的冬风。它是随着四时的变化而变化的。它时时在重新塑造着一个新的世界。
(2)风从本质上看,不变的是,它有情,磊落坦荡,敢爱敢怒;它更有骨,心高气豪,义无反顾,颇有英雄气度。
【解题思路】
1.考查对重要句子的理解。要关注句子本身的内容:“四时之变”与“风骨不变”,两点所涉及的采答区段:第1、2段;第7段。
2.概括提取。抓关键词语。
(三)问“标题”
例(1):08辽宁卷《雨韵》
第17题:怎样理解“雨韵”的内涵?文章依次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呈现“雨韵”这一主旨的?(8分)
答案:第一问(4分)①雨韵是人生四季的旋律;②雨韵是增强生命记忆的媒介;③雨韵是大自然美丽的乐意。第二问(4分)①先议论,谈四季之雨与人生四季;②再叙事,讲老人与小男孩在雨中的故事;③最后抒情,表达作者对雨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解题思路】
1.问“标题”,答“ 结构”。
2.从标题发文,从主旨感悟。实际是考查对结构的认识及对表达方式“术语”的理解。
3.抒情散文的行文风格。
第二类:就内容表达设问
1.“理解”类:考查对某些句子的理解。
例(1):08天津卷《敦煌》
第19题:综观全文,如何理解“这是历史的另一种写法”。(4分)
答案:用实物来记录历史,再现了千年前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解题思路】
1.考查对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要善于解析句子内容:“这”——“最鲜活的历史”所指的内容;“历史”——古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另一种写法”——不是用文字,而是用实物来“写”(记录)历史。
2.本题关联上段和所有下文,与第一题角度相同,但上一题是分述具体的段落中心,本题是概述,更抽象,也提高了难度。
例(2):08年重庆卷《时间怎样地行走》
第14题:怎样理解“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在文中的含意?(4分)
答案:梳下来的白发让我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
【解题思路】
1.修辞手法:比喻、通感。
2.上下文;以有形写无形。
3.思路:作者思维转换处。
例(3):08年北京卷《马缨花》
第15题: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2)即使是在黄昏时候,在深夜里,我看到它们,它们也仿佛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里一样。
答案:(1)(2分)①孤独的脚步声表明作者一步步走近住处。②暗示了环境的幽深。
(2)(2分)①表明在新的生活环境中,马缨花无论何时都充满生机;②就像作者喜悦幸福的心情。
【解题思路】
1.理解重要句子:(1)“空谷足音”取字面意;(2)今昔对比,第9、10段显示语意转折,联系时代背景;
2.本文是歌颂新社会新生活的文学作品。
例(4):08辽宁卷《雨韵》
第14题:根据文意,四季之雨分别象征了人生哪几个阶段?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4分)
答案:
第一问(2分):①春雨象征着人生的童年;②夏雨象征着人生的青年;③秋雨象征的人生的壮年;④冬雨(雪)象征着人生的晚年。每答对两点给1分。答对一点不给分,依此类推。意思答对即可。
第二问(2分):秋天的成熟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也是萧条的季节、悲凉的季节,所以“秋天的雨声”中有“欢乐”,也有“忧伤”。每答对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题思路】
1.议论语段的观点归纳与领悟,考查文字上的简缩整理功夫。
2.第一问:句子意思的简缩或主干化;第二问:解实悟虚,由显推隐,实际是文化底蕴的检测。
2.“赏析”类:赏析文章“中间”的某些句子
例(1):08天津卷《敦煌》
第20题:赏析本文第五自然段画线的文字。(6分)
答案:采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将静态画面赋予动态美,表现了对生命的张扬和自由的渴望。
【解题思路】
1.从形式和内容两个角度来回答。形式:修辞(不难)。内容:关注“画中人”:静的形象,“动”的神韵;生命,自由;舞女,民族。
2.参照上下文,融汇段落主旨(中心)。
例(2):08北京卷《碧云寺的秋色》
第18题:请仔细体会第三段结属画线的一句话:“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
糊的季节感惊醒了。”回答下面问题。(5分)
①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3分)
②作者使用了“惊醒”一词,好在哪里?(2分)
答案:①直接触发了作者对秋色的集中描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结构作用。②彰显了秋色的突如其来,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惊叹。
【解题思路】
1.问局部,看全文;
2.善于把握文章思路转换之处,峰回路转之处:上文,“绿色的统治基本上还没有动摇”;下文,对秋意的几种描写、古人的秋思、作者的感悟与评论。
3.诀窍:大视野通览,关键处立足;粗点看,细点想。
例(3):08湖北卷《雾》
第18题:“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根据第⑥自然段的内
容,谈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5分)
答案:①因为朦胧模糊的东西有时反而更美。②因为模糊的东西比清晰的东西更能激发观赏者自由地想像,从而增强审美情趣。
【解题思路】
1.着眼本段文字的理解,谈“大自然”中的“审美理念”;
2.看上下文句,了解句间关系;
3.依据文章思路,定位局部观点。
例(4):08安徽卷《我与地坛》
第16题: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上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答案:(1)运用拟人手法,通过“走下“”爬上“等词语将太阳人格化,生动形象。
(2)运用对比的手法,使日出与日落情景形成鲜明的对照,给人以深刻印象。
(3)运用前后对称的语言形式写景,给人以整齐的美感。
【解题思路】
1.特定句子的内容的分析,关注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分点解答,分角度分析;
3.鉴赏术语的积累和运用。
本文来源:https://zuowen.jxxyjl.com/kaoshizuowensucai/149333.html
相关范文
-
考场上作文|考场作文资料包:追求详细阅读
一、素材链接: 言语类 (一)名人名言 1 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成为壮举。 ——华兹华斯 2 即使是智者,也难摈弃追求功名这个弱点。 ——塔西佗 3 理智会促使每一个人去追求大众的幸福,作为获取和确立个人幸福的手段。 ——葛罗夫 4 要想知道掌权的痛苦,就该去问那些...
-
【考场上作文】考场作文资料包:修养详细阅读
一、素材链接: 言语类 (一)名人名言 1 大丈夫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 2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丘 3 志不强者智不达。 —— 墨...
-
语文优秀高考作文素材_优秀的高考作文素材:7个值得细读的励志故事详细阅读
优秀的高考作文素材:7个值得细读的励志故事 高考最后两个月,作文如何备考?高分网高考频道小编觉得,作文备考,一方面可以多找一些作文题来练习审题,另外一点是,准备一些优质的作文素材,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励志的作文素材。 1、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
-
2021中考作文素材_有关中考作文素材:上帝也困惑 掌声又响起来详细阅读
(一)上帝也困惑 在争取获得诺贝尔奖的特殊的冲刺比赛中,上帝有那么多国家的科学家均有所斩获,而唯独缺少中国科学家的席位。(这确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现实。――开篇不凡。) 上帝想,也许是中国人在这方面的潜质太差了,于是,他把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泰戈尔、物理学奖的爱因斯坦、化学奖和物理学奖的居里...
-
考场上作文_考场作文资料包:科幻详细阅读
一、素材链接: 言语类 (一)名人名言 1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 2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英]牛 顿 3 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郭沫若 4 真正的科学家应当是个幻想家;谁不是幻想家,谁就只能把自己称为实践家。—...
-
考场上作文_考场作文资料包:名胜详细阅读
一、素材链接: 言语类 (一)名人名言: 1 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猱玃须髯古,蛟龙窟宅尊。羲和冬驭近,愁畏日车翻。 ——杜甫 《瞿塘两崖》 2 巴蜀愁谁语,吴门兴杳然。九江春草外,三峡暮帆前。厌就成都卜,休为吏部眠。蓬莱如可到,衰白问群仙。 ——杜甫 《游子》...
-
【人类命运共同体考场作文】考场作文资料:命运详细阅读
【名言警句】 1 命运并不存在于一小时的决定中,而是建筑在长时间的努力、考验和默默无闻的工作基础上。——罗曼?罗兰 2 命运并非机遇,而是一种选择;我们不该期待命运的安排,必须凭自己创造命运。——布莱克 3 命运的变化如月亮的阴晴圆缺,无损智者大雅。——富兰克林 4 没有所谓命运这个东西...
-
2019浙江高考作文素材|2019高考作文素材:成功之路详细阅读
2017高考作文素材:成功之路 董建华1937出生于上海,10多岁时移居香 港。因不会讲广东话,同学们又听不懂他的上海话,常常被取笑。董建华人小志气大,主动与同学们交谈,一字一句地学习广东话,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消除了语言障碍。17岁时又到英国读书,父亲寄给他的钱仅够学费及生活支出,所以到了暑...
-
【2021中考作文素材】中考作文素材:成语篇详细阅读
中考作文素材:爱情成语篇 之死靡它 之: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至死靡它 至: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一见钟情 钟:集中;钟情:爱情专注。旧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爱情。 英...
-
考场上作文|考场作文资料包:行动详细阅读
一、素材链接: 言语类 (一)名人名言 1 只有勇敢付诸行动而不是瞻前顾后,才能掌握这个世界。手比眼睛更加重要……手是思想的利剑。 ——布洛夫斯基 2 当我象嗡嗡作响的陀螺一样高速旋转的时候,就自然排除了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抵抗着外界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