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审题立意】高考作文审题:找共通之处

考试作文素材 2022-07-19 网络整理 晴天

【zuowen.jxxyjl.com--考试作文素材】

  高考在即,还是有不少考生对语文卷中的作文题感到心中没底,有些考生迷信“押宝”,有些则毫无章法地背诵“范文”,而事实上,只要在平时具备足够的积累,考试时拿到作文题目后认真审题,高考作文要想取得理想的分数并不难。

  下面就以XX年上海卷高考作文试题为例,谈谈落笔前正确审题的重要性。

   题目:阅读以下提示,根据要求作文

  近年来,在课堂教育之外,以下现象大量进入我们的视野,请看一组广角镜:

  镜头一:武侠小说风靡了几代读者,其实,以侠为人格理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精神传统。言情小说则往往将花样年华与感伤情调交织在一起。这都是作品吸引青少年读者的原因。

  镜头二:《中学时代》、《同桌的你》等流行歌曲唱出了莘莘学子的生活。幼稚和成熟,青春与成长,追求与迷茫,是一种难解的情结。在校园的绿草地上总有它的一席之地。

  镜头三:时至今日,广告已成铺天盖地之势,连世界名曲也进入了某些广告。于是,高雅的古典音乐在一些青少年的耳中成了商品而非音乐旋律。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卡通音像制品、韩剧、休闲报刊以及时装表演,等等。因此,需要对当前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辨析,并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之所以选择这道试题为例,我以为这是一道大的难题,相信当年栽在上头的考生为数不少。如果说有些学生在写这类材料作文时,往往一起步解读材料便出问题,不是吃不准试题的要求,就是找不准材料的中心,写起来便没了边际,那么,面对这道试题麻烦就更大了。

  面对这类难度较大的试题,首先是心情要平静下来,分析理解得一词一句地进行。

  先分析理解镜头一,“侠为人格”的某些思想与言情小说中的“感伤情调”,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却可能是负面的。

  再分析理解镜头二,流行歌曲里幼稚和成熟、追求与迷惘等是交织在一起的,就是说里面必有难以区分、带有负面的东西。

  最后分析理解镜头三,高雅的古典音乐也进了广告,就是说高雅音乐在青少年的耳朵里被商品化了。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材料的中心意思了,那就是当前的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流行歌曲甚至高雅音乐也被商品化了的文化生活,虽然吸引着青少年,但是它们的影响未必都是正面的。除此之外,卡通音像制品、韩剧、休闲报刊以及时装表演等情况也都一样。因此,试题提示应当对它们“做一番审视和辨析”。

  到这里,同学们千万要细心,不要下半句还没有细读,便动笔对当前的一些文化生活审视辨析起来了。请注意,“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是试题非常明确的要求,就是说,必须从你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去审视和辨析此种文化生活对你的成长产生的影响。忽视“对你的成长”,也便是偏题。

  就表达形式,这道题很适宜于写记叙文,比如可以记叙某一本书,某一首歌曲,或者某种样式的文化生活之中的某些因素,对你的性格成长、思想情感、处事作风、行为习惯等产生着某种特殊的影响。

  不过,试题只规定“不要写成诗歌”,所以也可以写成议论文。而写议论文,首先必须确立切合题意的论点。没有明确的论点,文章就没有核心,就立不起来。没有这样的一个句子,只能说明你的见解是有欠缺的,是不完整的。所以,写议论文,首先必须花工夫思考和确立论点。下面是切合本试题的论点举例:

  ①面对当前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我们必须学会审视和辨析。

  ②许多样式的文化生活中,精华与糟粕共存,审视与辨析是十分必要的。

  ③应当抵制低俗文化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侵蚀。

  ④不良文化披上文化的外衣对青少年特别有害。

  应对这道试题,有一种比较突出的毛病必须指出来,那就是论题太大,反而难为了自己。比如,《论当今社会文化的发展》、《谈当今文化生活的现状及意义》、《当今文化的价值取向》等。像这样的论题,无论是确立论点,还是论证,一般中学生是难于承担的。所以,拟什么样的论题,立什么样的论点,不能只图好听好看或者时尚,必须考虑自己熟悉的、并且摆得出事实、讲得出道理,并且有把握论证的。(沈杰)

本文来源:https://zuowen.jxxyjl.com/kaoshizuowensucai/150713.html

  • 考场上作文|考场作文资料包:追求

    一、素材链接:  言语类  (一)名人名言  1 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成为壮举。 ——华兹华斯  2 即使是智者,也难摈弃追求功名这个弱点。 ——塔西佗  3 理智会促使每一个人去追求大众的幸福,作为获取和确立个人幸福的手段。  ——葛罗夫  4 要想知道掌权的痛苦,就该去问那些...

    发布于:2022-07-27

    详细阅读
  • 【考场上作文】考场作文资料包:修养

    一、素材链接:  言语类  (一)名人名言  1 大丈夫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  2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丘  3 志不强者智不达。 —— 墨...

    发布于:2022-07-27

    详细阅读
  • 语文优秀高考作文素材_优秀的高考作文素材:7个值得细读的励志故事

    优秀的高考作文素材:7个值得细读的励志故事  高考最后两个月,作文如何备考?高分网高考频道小编觉得,作文备考,一方面可以多找一些作文题来练习审题,另外一点是,准备一些优质的作文素材,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励志的作文素材。  1、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

    发布于:2022-07-27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作文素材_有关中考作文素材:上帝也困惑 掌声又响起来

    (一)上帝也困惑  在争取获得诺贝尔奖的特殊的冲刺比赛中,上帝有那么多国家的科学家均有所斩获,而唯独缺少中国科学家的席位。(这确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现实。――开篇不凡。)  上帝想,也许是中国人在这方面的潜质太差了,于是,他把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泰戈尔、物理学奖的爱因斯坦、化学奖和物理学奖的居里...

    发布于:2022-07-27

    详细阅读
  • 考场上作文_考场作文资料包:科幻

    一、素材链接:   言语类  (一)名人名言  1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   2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英]牛 顿  3 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郭沫若 4 真正的科学家应当是个幻想家;谁不是幻想家,谁就只能把自己称为实践家。—...

    发布于:2022-07-27

    详细阅读
  • 考场上作文_考场作文资料包:名胜

    一、素材链接:  言语类  (一)名人名言:  1 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猱玃须髯古,蛟龙窟宅尊。羲和冬驭近,愁畏日车翻。 ——杜甫 《瞿塘两崖》  2 巴蜀愁谁语,吴门兴杳然。九江春草外,三峡暮帆前。厌就成都卜,休为吏部眠。蓬莱如可到,衰白问群仙。 ——杜甫 《游子》...

    发布于:2022-07-27

    详细阅读
  • 【人类命运共同体考场作文】考场作文资料:命运

    【名言警句】  1 命运并不存在于一小时的决定中,而是建筑在长时间的努力、考验和默默无闻的工作基础上。——罗曼?罗兰  2 命运并非机遇,而是一种选择;我们不该期待命运的安排,必须凭自己创造命运。——布莱克  3 命运的变化如月亮的阴晴圆缺,无损智者大雅。——富兰克林  4 没有所谓命运这个东西...

    发布于:2022-07-27

    详细阅读
  • 2019浙江高考作文素材|2019高考作文素材:成功之路

    2017高考作文素材:成功之路  董建华1937出生于上海,10多岁时移居香 港。因不会讲广东话,同学们又听不懂他的上海话,常常被取笑。董建华人小志气大,主动与同学们交谈,一字一句地学习广东话,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消除了语言障碍。17岁时又到英国读书,父亲寄给他的钱仅够学费及生活支出,所以到了暑...

    发布于:2022-07-27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作文素材】中考作文素材:成语篇

    中考作文素材:爱情成语篇  之死靡它 之: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至死靡它 至: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一见钟情 钟:集中;钟情:爱情专注。旧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爱情。  英...

    发布于:2022-07-27

    详细阅读
  • 考场上作文|考场作文资料包:行动

    一、素材链接:   言语类  (一)名人名言  1 只有勇敢付诸行动而不是瞻前顾后,才能掌握这个世界。手比眼睛更加重要……手是思想的利剑。                     ——布洛夫斯基  2 当我象嗡嗡作响的陀螺一样高速旋转的时候,就自然排除了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抵抗着外界的压力。 —...

    发布于:2022-07-2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 优秀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