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噤若寒蝉的成语典故】噤若寒蝉的成语典故

历史典故素材 2022-10-03 网络整理 晴天

【zuowen.jxxyjl.com--历史典故素材】

  噤若寒蝉,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下面请欣赏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噤若寒蝉相关典故内容。

  噤若寒蝉的意思

  [释义] 噤:闭口不作声;若:像;寒蝉:深秋的知了。不作声像深秋的知了一样。形容有顾虑不敢说话。

  [语出] 宋·张守《题锁树谏图后》:“尝怪士处明时;事贤主;履高位;噤如寒蝉;或至导谀以误国。”

  [正音] 噤;不能读作“jīn”;蝉;不能读作“dāo”。

  [辨形] 噤;不能写作“襟”或“禁”。

  [近义] 缄口结舌 守口如瓶

  [反义] 口若悬河 侃侃而谈

  噤若寒蝉的成语典故

  东汉末年,有个文人叫杜密,刚正不阿,他任太守等职期间,参加过打击宦官集团斗争,他执法严明,对宦官子弟有恶必罚,有罪必惩。后被革职回颍川老家。

  在家他仍关注国家大事,经常拜会颍川郡守、县令,畅谈天下大事。可是同郡的原在四川任蜀都太守的刘胜辞官回家,与他迥然相反,闭门谢客。

  颍川太守王昱找杜密说:“刘胜清高,公卿屡次推举他任职,他都拒绝了。”

  杜密听出王昱话中有话,提醒他出来做官,直言道:“像刘胜这样的人应当为国为民多做些事情。但是他对好人不予举荐,对恶人坏事不敢揭露批评,明哲保身,一声不吭,就像冷天的知了(‘自同寒蝉’),实乃当世之罪人;而我与他相反,让你赏善惩恶,为你尽微薄之力。”

  用噤若寒蝉造句

  1) 在这次作家大会召开之际,俄罗斯独立政治喜剧作品的蓬勃时代业已接近尾声杂志社纷纷关门,作家们噤若寒蝉。

  2) 这些人成天叫改革,实际上只是叶公好龙,真要他们提出改革建议时,个个噤若寒蝉。

  3) 一股比之风陌扬丝毫不弱的气势也是从邱明杰体内卷席而出,与前者猛然相撞!顿时,周围的武者噤若寒蝉,向着后方暴退而去,似乎唯恐被那两个“恶魔”。

  4) 那一年举国上下都为求雨的事奔忙,司天局的历生们个个如履薄冰,噤若寒蝉也不知道哪一天,上一个不顺心自己就会身首异处。

  5) 正说话时,商南带着雷玄子走了进了,高家丐帮长老弟子等众人看到原来的死敌艳美冷峻一个个都噤若寒蝉。

  6) 老大皱皱眉头,咳嗽一声,环顾全场,不怒自威,小丐们方才噤若寒蝉,不敢则声……

  7) 在这关键时刻,你要作一个讜论直发的勇者,还是噤若寒蝉的懦夫?

  8) 在校长面前,李芳噤若寒蝉。

  9) 有时沉默的确是金,有时却只是怯懦而噤若寒蝉。

  10) 夫妻两人吵得正凶,却忽略了脸色发白,噤若寒蝉的孩子,瑟缩地躲在墙角。

  11) 这国家如此不自由民主,也难怪大家噤若寒蝉,不敢发表言论。

  12) 道不行则隐,莫怪我噤若寒蝉,不谈国事。

  13) 我们噤若寒蝉地站着,眼看那条蛇逍遥自在地游来游去。

  14) 老将军一生气,全场立即噤若寒蝉,鸦雀无声。

  15) 平日高谈阔论,但该他们说话时,却又噤若寒蝉。

  16) 母亲只用眼角一瞄,我们马上闭紧嘴巴,噤若寒蝉。

  17) 持比较乐观看法的分析家,这样的人很多,纵使目前噤若寒蝉,都认为这种看法是过时的观点。

  18) 哪知她色厉内荏,平日吵闹不休,真到紧急关头,她却噤若寒蝉。

  19) 美国的建筑市场可能噤若寒蝉,但是在中国、印度的建筑工地、矿井和农场中,卡特彼勒的黄色大机器正发挥着几倍的速度。

  20) 我就是了解祸从口出的道理,所以才噤若寒蝉。

  21) 冠以爱国之名,反对派随之噤若寒蝉。

  22) 当知识分子对政治都噤若寒蝉时,国家的活力也就丧失掉了。

  23) 人群挤满了广场,他们秩序井然,噤若寒蝉。

  24) 爸爸正在气头上,大家都噤若寒蝉,深怕再惹他生气。

  25) 他冷峻的神色,沉稳的步履,软绵绵的奥地利口音教人噤若寒蝉却又隐隐心安,对于午夜下窗户“梆梆”敲响,窗帘飒然飘起的桥段实在很相衬。

  26) 惊惶万状兢兢战战惊恐失色惊恐万状噤若寒蝉。

  27) 顾心很想继续问下去,有过前车之鉴,还是噤若寒蝉的好。

  28) 吓的文东岳赶忙拱肩缩背,低头耷脑,噤若寒蝉。

  29) 乌商第二句让都廷百官包括秦帝都噤若寒蝉,接一下来一句更是万赖俱寂。

  30) 此言一出,众人看出少帅的雷令风行,所有人都噤若寒蝉,他们都用同情的目光望着我。

  31) 刚才还喧腾不已的水手们现如今全然平静下来,噤若寒蝉,只有偶尔一两个敢说上几句,但即便是说,也是相互之间的窃窃私语,远没有刚才那般肆意。

  32) 见卓天宇如此威猛,其他三个家伙顿时噤若寒蝉,再不敢靠近这个脚劲惊人的年轻人,都龟缩在一角。

  33) 却说正在大嚎的大汉看到奔来的王伦,登时便噤若寒蝉,心中更是凉了半截。

  34) 殿中弟子都低眉垂眼,噤若寒蝉,几个老祖吵架,他们恨不能离得远远的,别说插嘴,就连看都不想看,就连一向在几人面前得力的云清,此时却也不敢张嘴插话。

  35) 童子噤若寒蝉,良久,老者喟然低叹:此子不凡,今后如非天涯孤客,那必贵不可言。

  36) 二宗一门已至,霸道绝伦气势震骇的众修噤若寒蝉,一时间玄寂之地外除了轰鸣不止的大笑外,竟无半点声音传出。

  37) 经理不在公司的时候,小李便称孤道寡,目中无人;经理一回来,他便藏头缩尾,噤若寒蝉。

  38) 执政政府镇压已导致名左右平民死在城镇和周围的村庄,导致众人噤若寒蝉。

  39) 他的话完了,他的几个支持者拼命地鼓掌,而更多的人却噤若寒蝉,面面相觑。

  40) 比如,她指出,小组头脑风暴会议和开放式办公环境往往适合于性格外向者,但或许会产生一效果,使性格更为内向的同事"噤若寒蝉"。

本文来源:https://zuowen.jxxyjl.com/lishidiangusucai/165329.html

  • 【张献忠奇袭襄阳的读后感】张献忠奇袭襄阳的历史典故

    张献忠(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字秉吾,号敬轩,明末民变首领之一。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分享张献忠奇袭襄阳的历史典故,希望各位童鞋喜欢!  张献忠奇袭襄阳的历史典故  公元1639年五月,张献忠在湖北谷城再一次起义。原来,张献忠曾经在谷城接受明朝的招安,并不是真心投降,而是暗暗...

    发布于:2022-10-03

    详细阅读
  • 广东凤凰水仙历史典故|凤凰和麻雀的历史典故

    凤凰和麻雀的历史典故  百鸟之中,凤凰最美。可也怪,它偷偷娶了个最丑的乌鸦做老婆,这还不要紧,那乌鸦还挺厉害,遇事凤凰不能作主,都得乖乖地听老婆的指示和吩咐。  这一天,吃罢早饭,乌鸦没事就飞到大树上观赏大自然的风景,忽然之间,它发现在蔚蓝辽阔的天幕下,衣着五光十色的群鸟,正展翅比翼翱翔在乌鸦的顶头...

    发布于:2022-10-03

    详细阅读
  • 没胡子的城隍老爷读后感_没胡子的城隍老爷的故事

    普天下的城隍老爷,都是长胡子的,唯独镇江城隍庙里的城隍老爷,是个没胡子的年轻小伙子。为什么会是个年轻小伙子呢?  很早以前,镇江城隍庙左边住着一家人家,这家人家只有一个儿子。他天天放了晚学,都跟一些同学到城隍庙门口打钱堆、跳白果玩   有一天,这个小家伙跟同学玩得正起劲,看见有个人鬼鬼...

    发布于:2022-10-03

    详细阅读
  • 著名的历史典故|著名的历史典故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历史典故,这些典故教会大家许多道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著名的历史典故,欢迎浏览。著名的历史典故一:兔死狗烹 鸟尽弓藏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大夫文种、范蠡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家转弱为强,终于击败吴国,洗雪国耻...

    发布于:2022-10-03

    详细阅读
  • [端午节挂艾草的传说50字]端午节挂艾草的传说

    艾草,是一种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常生长在潮湿的沟边、溪边,全株可以入药。过去,我市一些农村的妇女和孩子喜欢用艾叶和蚕茧做成虎形,戴在头上,用来驱瘟疫、避邪气。菖蒲,则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叶扁平似剑,上尖下宽。根茎可作香料,亦可供药用。可见,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端午节挂艾草的传说】...

    发布于:2022-10-03

    详细阅读
  • 【噤若寒蝉的成语典故】噤若寒蝉的成语典故

    噤若寒蝉,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下面请欣赏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噤若寒蝉相关典故内容。  噤若寒蝉的意思  [释义] 噤:闭口不作声;若:像;寒蝉:深秋的知了。不作声像深秋的知了一样。形容有顾虑不敢说话。  [语出] 宋·张守《题锁树谏图后》:“尝怪士处...

    发布于:2022-10-03

    详细阅读
  • 一鸣惊人的典故原文|一鸣惊人的典故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当时齐国的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沉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一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因此,政治不上...

    发布于:2022-10-03

    详细阅读
  • 【司马懿装病的故事】司马懿装病的历史典故

    汉献帝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任汉司空的曹操 听说司马懿 非常有才能,便派人征召他做司空府的从官。得到的消息却是,司马懿患有风痹,不能正常活动,把曹操的征召给推辞了。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司马懿装病的历史典故,相信你们有兴趣!  司马懿装病的历史典故  诸葛亮死后几年里,蜀汉对魏国只采取守势。魏国...

    发布于:2022-10-03

    详细阅读
  • [投笔从戎的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投笔从戎

    执著于人生的梦想,是一种勇气和智慧。今天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历史典故:投笔从戎,希望能帮到大家哦~  投笔从戎:笔与戎,都只是工具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释义】投:扔掉。戎:军队。放下手中的笔,参加军队。指文人弃文从军,投身疆场,为国立功,施展抱负。  【历史典故】...

    发布于:2022-10-03

    详细阅读
  • 历史情景剧立木取信剧本_关于立木取信的历史典故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

    发布于:2022-10-0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 优秀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