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作文300字】正月十五元宵节真热闹作文

元宵节作文 2025-09-09 网络整理 晴天

【zuowen.jxxyjl.com--元宵节作文】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月亮又大又圆,高高地挂在天上。家家户户挂着灯笼,门上贴着红通通的对联,还有两个大大的福字,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在这个热闹的节日里,小作者们会如何描述呢?我们不妨看看。

正月十五元宵节真热闹作文篇一

  “正月里来正月正,元宵节里闹花灯。”这是民间俗语。确实是这样,大街小巷都会挂花灯,整条街道热闹非凡。

  一进门,两旁花灯数不胜数,伴随着两旁小溪、伴随着让心脏咚咚跳大鼓声,我们找到打鼓地方,我一看原来是踩高跷演员在表演,我最庆欢看踩高跷,于是我迫不及待奔向高跷队,我看着四周全都是满满人,便跳到石狮雕塑上去,在雕塑上看得清清楚楚。那些演员们在演愚公移山神话,真是活灵活现,那大山如同水桶一般,愚公头上戴着青中山帽,身上穿着黄佛教服装,穿着绸缎裤,简直是一个老和尚。他那亲昵微笑、和笑脸,给人一种亲切感。

  武术格外热闹,那舞长矛小选手,还有点像三国时张飞呢。我们在这条充满古韵街道,一直游玩到昙花都开呢!

正月十五元宵节真热闹作文篇二

  元宵之日,街上舞龙舞狮,热闹非凡。

  我和爸爸漫步在大街上,只见到处挂满彩灯,五彩缤纷,耀人眼目。忽然一阵“冬冬”锣鼓声传来,抬头一望,只见两条蛟龙从远处向神龙大酒店奔腾而来。紧接着,周围人潮水般地向“龙”拥来。

  好大两条龙。那龙头硕大而威严,龙须飘动,目光如炬,真有一种“神龙”感觉。两条龙都有二十几米长,舞龙叔叔都身强体壮。他们身穿黄色对襟衣,灯笼裤,腰扎红色绸带,头裹黄布,高举舞龙杆,兴高采烈地舞动着,看得我们眼花缭乱。

  随着密集鞭炮声,有节奏鼓点声,两条巨龙上下翻飞,瞬息万变,时而“蜻蜓点水”,时而“金龙盘玉柱”,时而“双龙祝福”。这时只听见轰轰几声,街道烟花爆竹四起,焰火四射,两条龙在万点火花之中,金灿灿,犹如遨游在霞光云海之中,翻江倒海,活灵活现。片刻工夫,两条龙一齐跃起,旋转着,摇着尾,在爆竹声中为大家拜年祝福。

  龙啊,你这新千年龙,带着我们腾飞吧!我为你自豪,我为你喝彩。

正月十五元宵节真热闹作文篇三

  期盼已久的元宵节终于到了,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我们一家人约好一起放烟花孔明灯。

  来到广场,这里已经是人山人海,我们穿过人群,买了一个孔明灯,我提着孔明灯,妈妈拿着笔,在孔明灯上写上了愿望。我把孔明灯撑开,它慢慢变成一个圆柱体,爸爸把酒精块放在小钩上,用火机把它点燃。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我才慢慢的松开手,孔明灯也慢慢地升上了天空,越飘越远,慢慢变成了小红点,最后不见了。原来放孔明灯也需要耐心呀!

  我们放完了孔明灯又去放烟花。点燃烟花,“嘭!”一个小黄点瞬间在空中炸出一朵荷花,揭开了序幕,紧接着各种形状的烟花轮番上阵,将天空化为争奇斗艳的舞台。

  “哇!”一朵蓝色的烟花在我头顶炸开了,像是碎片布满天空。有的烟花像美丽的花朵,有的像一个笨脸挂在半空中……整个广场上空变成了火树银花,流光溢彩的欢乐海洋!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人们都纷纷离去;最后在一个小烟花中结束。我也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今年的元宵节我过得真快乐!

正月十五元宵节真热闹作文篇四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了,它是中国汉族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正月十五夜晚。正月十五称上元,也叫元宵,故称元宵节。它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完了元宵节也就代表过完了年。

  元宵节这一天要吃年糕,包饺子、煮汤圆、猜灯谜、击太平鼓。元宵节又名灯节,在我们南京有上元晚上张灯之说,张灯三夜,也就是从正月十五张灯,到正月十八落灯。家家户户都扎一些各式各样的花灯,制灯技艺十分精巧,有珠灯、料丝灯、纱灯、走马灯;灯上还绘有古今人物肖像、故事,结构款式新颖多样。

  我们的元宵节是最热闹的。一大早,四面八方的鞭炮声就不绝于耳,犹为热闹的是夫子庙,入夜,万灯齐明,各式各样,加上秦淮河两岸的灯光点缀,和夫子庙的一些古牌楼射灯的灯光辉映,把整个夫子庙景区光照如昼,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繁华似锦的景象。

本文来源:https://zuowen.jxxyjl.com/yuanxiaojiezuowen/359442.html

  • [2021元宵节见闻作文300字]2021关于元宵节见闻作文范文

    又是一年元宵节,外面都是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下面就由小编为您带来元宵节见闻作文,欢迎阅读。元宵节见闻作文(一)  “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临啦。看家家户户都洋溢着红彤彤的笑脸来迎接元宵节的到来。有的人家挂着大红灯笼…&helli...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元宵节的由来和传说_初中与元宵节的由来有关的话题作文1200字

    元宵节快要来了,你知道元宵节是怎样来的吗?小编在这里分享几篇关于元宵节由来的作文,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元宵节的来历_1200字作文1  又是一年元宵节,说到元宵节大家知道元宵节的来历吗?  唐代时,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上海的介绍的作文大全|介绍元宵节的作文大全

    过了春节之后,小孩们就会盼望元宵节的到来。以下是“介绍元宵节的作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篇1:元宵节之夜】  元宵节顾名思义就是全家人在一起团圆的节日。在元宵节这一天全家人都聚在一起吃元宵、看花灯、放烟花、看元宵晚会……  在元宵节这一天吃元宵是中国的传统,代表全家人团团圆圆,全家人聚在一起...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正月十五闹花灯作文600字】正月十五闹花灯作文

    正月十五,众所周知它是中国的元宵节。买在正月十五这一天闹花灯就是大家的娱乐重点,那么会发生哪些趣事呢?我们不妨看看。正月十五闹花灯作文篇一  我喜欢过春节,因为我可以收到许多压岁钱,还可以放很多烟花爆竹;我喜欢中秋节,因为可以一边赏月,一边吃粽子;但我更喜欢元宵节,因为可以吃汤圆,还可以看灯会,...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元宵佳节的作文500字】元宵佳节作文范文2篇

    元宵佳节日记大全篇一:美丽的元宵夜  元宵节的那天晚上,我和家人吃过汤圆,准备到外边去看烟花,虽然北方的天气寒冷无比,但寒冷挡不住人们的热情刚到马路上,只见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已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路旁还停着许多的汽车,简直就是人与车的世界。  大街旁边有做生意的,...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小学三年级作文快乐的元宵节】小学关于快乐的元宵节为话题的日记作文400字

    篇一:看灯展[400字]  今天是正月十五,是我们中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今晚的月亮十分的圆。我们一家人打算晚上去天一城看灯展,六点多,我们开始出发。今晚路上的车非常的多,大约花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我们终于来到了天一城,我们匆匆的在这里吃过晚饭,便来到了外面,欣...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正月十五闹元宵作文400字]作文八篇正月十五闹元宵

    月十五元宵节,亦称“上元节”、“灯节”。古时,道教把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古代把正月称作“元月”,“夜”在古语中又称“宵”,所以正月十五被称作“元宵节”。下面是关于作文八篇正月十五闹元宵的内容,欢迎阅读!【篇一:正月十五闹元宵】  弯下腰,意欲寻...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快乐的元宵节作文400字四年级]关于快乐的元宵节作文500字七篇

    快乐的元宵节作文500字 篇1  元宵节顾名思义就是全家人在一起团圆的节日。在元宵节这一天全家人都聚在一起吃元宵、看花灯、放烟花、看元宵晚会……  在元宵节这一天吃元宵是中国的传统,代表全家人团团圆圆,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元宵,那气氛是热闹而欢乐的。看,奶奶的脸上堆满了笑容,无比开心;爸爸和老叔推杯换盏...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元宵节我学会了煮汤圆作文300字|元宵节我学会了做汤圆的作文

    又是一年元宵节了,又可以吃汤圆啦!汤圆,寓意团圆、美满,可是除了爱吃汤圆,很多同学都喜欢自己亲手制作,那么在制作汤圆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不妨来看看!元宵节我学会了做汤圆的作文篇一  元宵节就要到了,元宵节我最喜欢吃的就是汤圆了!甜甜的可好吃了。  今天的元宵节会特别不一样,因为...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小学三年级元宵节作文|小学元宵节的作文8篇

    小学元宵节的作文1  “嗖”的一声,烟花飞上了天空,我跑到阳台上,欣赏着元宵节那艳丽夺目的烟花,不禁想起三年前的那个元宵节……  八岁的那一天元宵,父亲给我买了一个花灯。这个花灯是粉红色的,灯面上画着几个女孩子。我拿着花灯,围着老家的庭院,兴奋地绕啊绕,心中突然浮现出游花灯的场景,多么高兴,多么快活...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 优秀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