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画饼充饥的故事梗概]成语画饼充饥的故事

成语典故素材 2013-08-02 网络整理 晴天

【zuowen.jxxyjl.com--成语典故素材】

  【汉字】画饼充饥

  【读音】 huà bǐng chōng jī

  【释义】充饥:解除饥饿;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空有虚名,不实用,也比喻以空想来自慰。

  【出处】宋·李清照《李清照集·打马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骥之志。”

  【近义词】望梅止渴 纸上谈兵 聊以自慰 无济于事

  【反义词】名副其实 卓有成效

  【例句】他是个讲究实际的人,像这种画饼充饥的做法,对他来说是无济于事的。

  【成语故事】

  话说, 乾隆皇帝早朝已罢,群臣纷纷散去,乾隆独把 刘墉留下,对他说:“今日无事,我想和刘爱卿到正阳门以观街景。”君臣说罢,换了朝服, 轻装简从,登上了正阳门。时值初秋,天高云淡,鸽铃阵阵,不远处人流熙熙攘攘。乾隆一笑, 计上心来:“刘爱卿,听说你读书 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你看看下边的人,来来去去,你能数得过来有多少人吗?”刘庸稍加思索后答道:“依臣看,城下来去人虽多,只用二字便可概括。”乾隆捻须问道:“哪二字?”刘庸答:“名利。”乾隆听罢,抚掌笑道:“爱卿可比齐之宴婴也!”

  这个故事虽然是传说,但它却说明了:人的生存不是为了名就是为了利,因此 刘墉把熙熙攘攘的人群归纳为只有名、利二人,他的这种见解乾隆皇帝是接受的,然而在历史上也有淡泊名利的人物,那可能就是 陶渊明了。东晋时代的陶渊明虽然诗文具佳,但是官做的并不大,仅是个蓬泽县的小县令。一日,他正在读书,有人通知他:上级到蓬泽县视察,请他去迎候。陶渊明久闻这位上司为官不正,不愿曲意奉承,可又不能不去。于是,他穿着便服去迎候。县衙的人提醒他:“迎候上差须穿朝服。”陶渊明闻之,勃然变色,嘴里 嘟嘟囔囔地说:“哪有那么多的 繁文缛节?为了这五斗米的 官俸,还得伺候为官不正的人,我不干了!”于是,弃官回乡,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哉安闲的生活。过了一段时间,他忽然悟到:如果我没有做官的经历,意味着我没有了生活的来源,家无斗室可居,外无富有之亲眷,而自己手无缚鸡之力,肩无挑担之能,饭从何来?衣从何来?穷困潦倒,还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吗?

  有知识的人,尤其是诗人都富于幻想,现实中的生活:战乱、民不聊生,教育了陶渊明,明白了他原来的想法和现实生活相去甚远,为了补救、为了给善良的人们带来一些希望,他创作了那篇脍炙人口的《 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之声相闻、百姓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这篇文章之所以千百年来,长诵不衰,不只是他的文辞华美,而是还因为作者的想象力正是普通人梦境当中追求的生活。当然,这种乌托邦式的想象和‘画饼充饥’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能起到精神医疗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zuowen.jxxyjl.com/chengyudiangusucai/10379.html

  •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意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成语故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地贡献出全部力量;直到死。小编收集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成语故事,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拼音]:jū gōng jìn cuì , sǐ ér hòu yǐ  [释义]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

    发布于:2013-08-16

    详细阅读
  • 掩耳盗铃成语故事ppt_有关掩耳盗铃的成语故事

    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就会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小编收集有关掩耳盗铃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从前,有一个人很愚蠢又很自私,他还有一个爱占便宜的坏毛病。凡是 他喜欢的东西,总是想尽办法把它弄到手,甚至是去偷。有一次,他看中了一家大门上挂的铃铛。这只门的铃铛制作得十分精致, 好看,声...

    发布于:2013-08-16

    详细阅读
  • [铜琶铁板大江东去]铜琶铁板成语故事

    释义  铜琵琶、铁绰板,为豪放歌曲的伴奏乐器。指格调豪爽、气势宏大的文学作品。  出处  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  故事  有一次,苏轼带着他的随从经过一个山崖里,他被山崖上那几丛沐浴在阳光下的金鸡菊吸引住了。正当苏轼观赏着金鸡菊时,他的随从却放开歌喉唱了起来。原来,苏轼的随从很善于歌唱...

    发布于:2013-08-16

    详细阅读
  • [笨鸟先飞儿童成语故事]儿童必知成语故事汇总

    每一句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儿童必知成语故事汇总,欢迎大家阅读!1、对牛弹琴  【成语释义】原意指对牛弹琴,牛只顾着低头吃草,不懂得欣赏优雅的亲生。比如说话不看对象,对外行说内行化对不懂道理的人讲深刻的...

    发布于:2013-08-16

    详细阅读
  • [形容一不做二不休的成语]关于一不做二不休的成语故事

    【汉字书写】:一不做二不休  【汉语注音】:yī bū zuò èr bù xiū  【成语出处】:唐 赵元一《奉天录》卷四:“唐德宗时张光晟随着朱泚(cǐ )造反,在朱泚快失败时,张杀了朱泚投降了征讨朱泚的李晟,但李晟还是把张光晟处了死刑。...

    发布于:2013-08-16

    详细阅读
  • 口无择言是成语吗|口无择言的成语故事

    【汉字书写】:口无择言  【汉语注音】:kǒu wú zé yán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般传》:“数年,扬州刺史观恂荐般在国口无择言,行无怨恶,宜蒙旌显。”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发布于:2013-08-16

    详细阅读
  • 经典成语故事20个_25个经典的成语故事

    1、一鼓作气(曹刿)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

    发布于:2013-08-16

    详细阅读
  • 【打草惊蛇是成语故事吗】“打草惊蛇”是成语故事

    打草惊蛇这则成语原意为惩办某人或某一些人,却使有同样情况的人受到震动,引起警惕。现用来比喻行动做事不缜密,致使对方觉察到了其秘密的意图而有所防备。  【成语】:打草惊蛇  【读音】:dǎ cǎo jīng shé  【释义】:原指惩罚了别人,也警戒了自己。后喻指做事不密,致使人有所戒备  【出处...

    发布于:2013-08-16

    详细阅读
  • 【旁若无人的故事】旁若无人的故事

    【成语】:旁若无人  【拼 音】 páng ruò wú rén  【解 释】 旁,旁边;若,好像。身旁好像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自高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出 处】 1 西汉司马迁《史记·...

    发布于:2013-08-16

    详细阅读
  • 【丧家之狗是成语吗】丧家之狗的成语故事

    丧家之狗:比喻失去依靠、无处投奔或惊慌失措的人。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丧家之狗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拼音】sàng jiā zhī gǒu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他的学生到各诸侯国讲学,因孔子是保守派,与当时诸侯争霸不合拍,常常受到冷遇。一次孔子与弟子走散,孔子呆在东...

    发布于:2013-08-1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 优秀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