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微服的近义成语]白龙微服的历史成语故事

成语典故素材 2013-08-08 网络整理 晴天

【zuowen.jxxyjl.com--成语典故素材】

  白龙鱼服,本义指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被渔夫所伤。比喻贵人微服出行,恐有不测之虞。一起来看看成语故事,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白龙微服的历史成语故事:

  传说白龙下到清凉的深渊里,变成一条鱼。渔人豫且用鱼叉射中它的眼睛。白龙负伤,去向天帝告状。天帝问他当时在何处是什么样的状态,白龙回答自己在深渊里歇凉时变成鱼的形状受伤的。天帝说鱼本来就是让人射的,不能怪罪豫且。 白龙微服的原文

  吴王欲从民饮酒,伍子胥谏曰:“不可!昔天上白龙下于清冷之渊化为鱼,渔人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当是之时,若安置而形?’白龙对曰:‘吾下清冷之渊化为鱼。’天帝曰:‘鱼本为人所射也,既为如此,豫且何罪之有?’白龙乃天帝之宠物,豫且为宋国之下民。白龙不化,豫且不射。今弃万乘之位,而与布衣之士共饮,臣恐其有豫且之患矣。”王乃止。

  ——西汉·刘向《说苑·正谏》

  白龙微服的文言文翻译:

  吴王想请百姓一起饮酒,伍子胥劝谏说:“不能这样。从前白龙从天上下到清冷的池子里,变成鱼,渔夫豫且射中了它的眼睛。白龙向天帝告状,天帝问:‘在这个时候,你待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白龙回答说:‘我下到清冷的池中,变成了鱼。’天帝说:‘鱼被渔夫所射是理所当然的,像这样,豫且有什么罪过呢?’那白龙是天帝豢养的珍贵动物,豫且是宋国身份低贱酶奴隶,白龙不变成鱼,渔夫就不敢射它。现在君王放弃国君的地位,而跟平民百姓一起饮酒,我担心将会有白龙被豫且射中一样的祸患了。”吴王这才放弃了这样的想法。

  一席鸿门宴,引发后人最多感叹的,项羽为何不杀刘邦,到底是妇识短见还是丈夫义举?在现代楚汉研究中,主流看法多认为,项羽的确有妇人之仁,且不听臣言,狂妄无礼,刚愎自用,最终输给了刘邦,落得惨死乌江畔的结局。我们一起来看看项羽为何不杀刘邦。

  秦始皇死后,秦帝国暴虐苛政,民不聊生,老百姓群起而反之,各路英雄皆起兵逐鹿中原,欲取秦而代之。项梁、项羽叔侄起兵,推楚王孙熊心为怀王,恢复楚地,时刘邦率众来投。因此时的秦军主力,一在南越拓土,一在长城守边,故六国诸侯军得以借此机会整顿复兴。但不久,秦少府章邯率军平乱,先后打败并斩杀了陈胜、吴广、项梁等人,又邀击诸侯于赵国,战局迅速变得对秦有利。

  在形势危急之际,怀王召集宋义、项羽、刘邦议事,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北上,消灭秦军主力,并慑服诸侯,再一同取道函谷关人关中;一路西进,经武关进入关中,取咸阳灭秦。怀王与宋义、刘邦约定,谁先人关中,就可以在关中称王。也正是这个约定,成了后来鸿门宴的诱因。

  现在先来说说这两路联军。西路主将是刘邦,北路主将则是宋义。刘邦率领的西进军,一路智取力夺,居然先项羽打进关中。其实并非刘邦运气好,而是其本身就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刘邦是后来投奔楚军的,他的人马并非楚军主力,他手下的这支兵也大多是一些跟着他从沛县造反出来图口饭吃的老乡亲。他一边打仗,一边收聚陈胜、项梁战败后的散兵游勇,也收编了几个大城市投降的守军。纵使这样,刘邦打到咸阳时也才只有十万余人而已。如此,刘邦卓越的军事才能就充分体现出来了。

  刘邦深知民心的重要性,于是兴仁者之兵;他明白战场变幻莫测,于是熟谙诡谋之用。如此看来,刘邦能先项羽入主咸阳,靠的就不光是运气了。而且刘邦入主咸阳后,对手下将士约法三章:妥善安置故吏,不抢秦宫女人,不杀降顺将士,不贪府库财宝。当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刘邦更是做出了惊人之举——老老实实退军 霸上。

  这又是刘邦高人一处的地方。其实一个人若想成功,他必先有的品质就是白知之明!刘邦清楚现在自己还不是项羽的对手,那么他只有把自己包装成一个道德完美的圣人,一位亲切的战友,一位身先士卒的前锋。正是自己的这份低调,让项羽在鸿门宴上找不到杀自己的理由。由此可见,刘邦的确非等闲之人。

本文来源:https://zuowen.jxxyjl.com/chengyudiangusucai/10542.html

  •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意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成语故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地贡献出全部力量;直到死。小编收集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成语故事,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拼音]:jū gōng jìn cuì , sǐ ér hòu yǐ  [释义]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

    发布于:2013-08-16

    详细阅读
  • 掩耳盗铃成语故事ppt_有关掩耳盗铃的成语故事

    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就会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小编收集有关掩耳盗铃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从前,有一个人很愚蠢又很自私,他还有一个爱占便宜的坏毛病。凡是 他喜欢的东西,总是想尽办法把它弄到手,甚至是去偷。有一次,他看中了一家大门上挂的铃铛。这只门的铃铛制作得十分精致, 好看,声...

    发布于:2013-08-16

    详细阅读
  • [铜琶铁板大江东去]铜琶铁板成语故事

    释义  铜琵琶、铁绰板,为豪放歌曲的伴奏乐器。指格调豪爽、气势宏大的文学作品。  出处  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  故事  有一次,苏轼带着他的随从经过一个山崖里,他被山崖上那几丛沐浴在阳光下的金鸡菊吸引住了。正当苏轼观赏着金鸡菊时,他的随从却放开歌喉唱了起来。原来,苏轼的随从很善于歌唱...

    发布于:2013-08-16

    详细阅读
  • [笨鸟先飞儿童成语故事]儿童必知成语故事汇总

    每一句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儿童必知成语故事汇总,欢迎大家阅读!1、对牛弹琴  【成语释义】原意指对牛弹琴,牛只顾着低头吃草,不懂得欣赏优雅的亲生。比如说话不看对象,对外行说内行化对不懂道理的人讲深刻的...

    发布于:2013-08-16

    详细阅读
  • [形容一不做二不休的成语]关于一不做二不休的成语故事

    【汉字书写】:一不做二不休  【汉语注音】:yī bū zuò èr bù xiū  【成语出处】:唐 赵元一《奉天录》卷四:“唐德宗时张光晟随着朱泚(cǐ )造反,在朱泚快失败时,张杀了朱泚投降了征讨朱泚的李晟,但李晟还是把张光晟处了死刑。...

    发布于:2013-08-16

    详细阅读
  • 口无择言是成语吗|口无择言的成语故事

    【汉字书写】:口无择言  【汉语注音】:kǒu wú zé yán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般传》:“数年,扬州刺史观恂荐般在国口无择言,行无怨恶,宜蒙旌显。”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发布于:2013-08-16

    详细阅读
  • 经典成语故事20个_25个经典的成语故事

    1、一鼓作气(曹刿)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

    发布于:2013-08-16

    详细阅读
  • 【打草惊蛇是成语故事吗】“打草惊蛇”是成语故事

    打草惊蛇这则成语原意为惩办某人或某一些人,却使有同样情况的人受到震动,引起警惕。现用来比喻行动做事不缜密,致使对方觉察到了其秘密的意图而有所防备。  【成语】:打草惊蛇  【读音】:dǎ cǎo jīng shé  【释义】:原指惩罚了别人,也警戒了自己。后喻指做事不密,致使人有所戒备  【出处...

    发布于:2013-08-16

    详细阅读
  • 【旁若无人的故事】旁若无人的故事

    【成语】:旁若无人  【拼 音】 páng ruò wú rén  【解 释】 旁,旁边;若,好像。身旁好像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自高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出 处】 1 西汉司马迁《史记·...

    发布于:2013-08-16

    详细阅读
  • 【丧家之狗是成语吗】丧家之狗的成语故事

    丧家之狗:比喻失去依靠、无处投奔或惊慌失措的人。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丧家之狗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拼音】sàng jiā zhī gǒu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他的学生到各诸侯国讲学,因孔子是保守派,与当时诸侯争霸不合拍,常常受到冷遇。一次孔子与弟子走散,孔子呆在东...

    发布于:2013-08-1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 优秀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