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成语故事|经典成语故事三则

成语典故素材 2013-08-11 网络整理 晴天

【zuowen.jxxyjl.com--成语典故素材】

  成语故事是历史的沉淀,每一个小故事都蕴含着含义深远的哲理.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为大家分享了经典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故事一掩耳盗铃: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故事二卧薪尝胆: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吴国跟附近的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素来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吴王趁越国刚刚遭到丧事,就发兵打越国。吴越两国在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槜音zuì)地方,发生一场大战。

  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没想到打了个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再加上上了年纪,回到吴国,就咽了气。

  吴王阖闾死后,儿子夫差即位。阖闾临死时对夫差说:"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夫差记住这个嘱咐,叫人经常提醒他。他经过宫门,手下的人就扯开了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父亲的仇吗?"

  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他叫伍子胥和另一个大臣伯嚭(音pǐ)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过了两年,吴王夫差亲自率领大军去打越国。越国有两个很能干的大夫,一个叫文种,一个叫范蠡(音lí)。范蠡对勾践说:"吴国练兵快三年了。这回决心报仇,来势凶猛。咱们不如守住城,不要跟他们作战。"

  勾践不同意,也发大军去跟吴国人拼个死活。两国的军队在大湖一带打上了。越军果然大败。越王勾践带了五千个残兵败将逃到会稽,被吴军围困起来。勾践弄得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他跟范蠡说:"懊悔没有听你的话,弄到这步田地。现在该怎么办?"

  范蠡说:"咱们赶快去求和吧。"勾践派文种到吴王营里去求和。文种在夫差面前把勾践愿意投降的意思说了一遍。吴王夫差想同意,可是伍子胥坚决反对。

  文种回去后,打听到吴国的伯嚭是个贪财好色的小人,就把一批美女和珍宝,私下送给伯嚭,请伯嚭在夫差面前讲好话。经过伯嚭在夫差面前一番劝说,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国的求和,但是要勾践亲自到吴国去。

  文种回去向勾践报告了。勾践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自己带着夫人和范蠡到吴国去。勾践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自己问:"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这就是后来人传诵的"卧薪尝胆"。

【故事三铁杵磨针: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读后: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同学,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本文来源:https://zuowen.jxxyjl.com/chengyudiangusucai/10633.html

  •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意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成语故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地贡献出全部力量;直到死。小编收集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成语故事,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拼音]:jū gōng jìn cuì , sǐ ér hòu yǐ  [释义]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

    发布于:2013-08-16

    详细阅读
  • 掩耳盗铃成语故事ppt_有关掩耳盗铃的成语故事

    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就会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小编收集有关掩耳盗铃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从前,有一个人很愚蠢又很自私,他还有一个爱占便宜的坏毛病。凡是 他喜欢的东西,总是想尽办法把它弄到手,甚至是去偷。有一次,他看中了一家大门上挂的铃铛。这只门的铃铛制作得十分精致, 好看,声...

    发布于:2013-08-16

    详细阅读
  • [铜琶铁板大江东去]铜琶铁板成语故事

    释义  铜琵琶、铁绰板,为豪放歌曲的伴奏乐器。指格调豪爽、气势宏大的文学作品。  出处  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  故事  有一次,苏轼带着他的随从经过一个山崖里,他被山崖上那几丛沐浴在阳光下的金鸡菊吸引住了。正当苏轼观赏着金鸡菊时,他的随从却放开歌喉唱了起来。原来,苏轼的随从很善于歌唱...

    发布于:2013-08-16

    详细阅读
  • [笨鸟先飞儿童成语故事]儿童必知成语故事汇总

    每一句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儿童必知成语故事汇总,欢迎大家阅读!1、对牛弹琴  【成语释义】原意指对牛弹琴,牛只顾着低头吃草,不懂得欣赏优雅的亲生。比如说话不看对象,对外行说内行化对不懂道理的人讲深刻的...

    发布于:2013-08-16

    详细阅读
  • [形容一不做二不休的成语]关于一不做二不休的成语故事

    【汉字书写】:一不做二不休  【汉语注音】:yī bū zuò èr bù xiū  【成语出处】:唐 赵元一《奉天录》卷四:“唐德宗时张光晟随着朱泚(cǐ )造反,在朱泚快失败时,张杀了朱泚投降了征讨朱泚的李晟,但李晟还是把张光晟处了死刑。...

    发布于:2013-08-16

    详细阅读
  • 口无择言是成语吗|口无择言的成语故事

    【汉字书写】:口无择言  【汉语注音】:kǒu wú zé yán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般传》:“数年,扬州刺史观恂荐般在国口无择言,行无怨恶,宜蒙旌显。”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发布于:2013-08-16

    详细阅读
  • 经典成语故事20个_25个经典的成语故事

    1、一鼓作气(曹刿)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

    发布于:2013-08-16

    详细阅读
  • 【打草惊蛇是成语故事吗】“打草惊蛇”是成语故事

    打草惊蛇这则成语原意为惩办某人或某一些人,却使有同样情况的人受到震动,引起警惕。现用来比喻行动做事不缜密,致使对方觉察到了其秘密的意图而有所防备。  【成语】:打草惊蛇  【读音】:dǎ cǎo jīng shé  【释义】:原指惩罚了别人,也警戒了自己。后喻指做事不密,致使人有所戒备  【出处...

    发布于:2013-08-16

    详细阅读
  • 【旁若无人的故事】旁若无人的故事

    【成语】:旁若无人  【拼 音】 páng ruò wú rén  【解 释】 旁,旁边;若,好像。身旁好像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自高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出 处】 1 西汉司马迁《史记·...

    发布于:2013-08-16

    详细阅读
  • 【丧家之狗是成语吗】丧家之狗的成语故事

    丧家之狗:比喻失去依靠、无处投奔或惊慌失措的人。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丧家之狗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拼音】sàng jiā zhī gǒu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他的学生到各诸侯国讲学,因孔子是保守派,与当时诸侯争霸不合拍,常常受到冷遇。一次孔子与弟子走散,孔子呆在东...

    发布于:2013-08-1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 优秀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