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写作技巧与现代写作技巧】写作技巧--高考作文写作技巧--打造绝活
【zuowen.jxxyjl.com--高考作文指导】
写作技巧--高考作文写作技巧--打造绝活
1、扬长避短,避实就虚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光靠硬拼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树立信心,端正态度固然是写作的前提,但讲究“技巧”更是取胜的关键吕驾宇。
人常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考生在写作上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形势,然而考场上是绝不允许你将自己的短处、劣势过分暴露出来。有时稍不留意,一两处不可原谅的败笔,就会让考生付出沉重的代价。那么,我们在实际应试写作中怎样扬长避短、避实就虚呢?
(1)扬长避短。考场作文都有一定的“突然性”,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出其不意。有时命题也可能恰巧命在考生的薄弱环节上,这就需要考生沉着地采用扬长避短的策略,比如作文试题要求记叙文,而自己却擅长分析议论,那么可采用叙议结合的写法,在记叙的过程中时而来一段精辟的议论,这样,不仅可使文采飞扬,而且还能起到画龙点精,升华主题的作用;如果自己长于记叙描写,而考场作文却要求写议论文,那么采用以事例来证明论点或夹叙夹议,使作文既形象感人,又富有气势;如果自己长于想象,写记叙文可由远及近,由点到面地联想,将文章写得内容丰富,生动形象;写议论文则可古今中外,东西南北联想,让文章八面来风“,写得既有广度,又具有力度。如1982年上海一位考生,在考前一直准备读后感的写法,可一上考场发现题目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命题作文,当时就 慌了神,可又静下心来一想,此题目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这次作文虽不是写读后感,但提出了其中点睛之笔,而写读后感不正是要抓住文中的名句或观点集中议论谈感吗?正是本陌生的作文马上熟悉起来,挥笔而夺取了上海市作文高分的宝座。
在文章的表现方法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作文中,也可根据试题的宽余度,做到扬长避短。一篇文章的”表现“是综合性的,我们在此从三个侧重点来分述。
首先要选择擅长的文体。现在的高考作文,上海卷几乎每年是文体不限,全国卷也有时”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现在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淡化文体,这样就给考生在文体选择上有了充分的自由。有人擅长记叙文,有人擅长议论文,也有擅长杂文,每位考生要了解自己擅长的文体。文体不限,说明任何一种文体有可能写出优秀的文章,而具体到考生,应该说肯定会有一个最佳的选择。当然,根据不同的作文内容,每个人文体特长也是有位移的,但基本上是比较固定的。
其次,要选择擅长的行文结构。文章的结构必须适应不同体裁的特点,但更要适应学生自身的表达特长。同为记叙文的顺序和线索,有人爱以时间,有人好用空间,有人却擅长时空结合。而《琐忆》、《谁是最可爱的人》,则是用材料的性质来安排结构的。也会有人按认识发展的顺序,如《荔枝蜜》,更有人擅长以人物的意识流动为顺序,不一而足。从文章的结构的基本环节--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来看,也明显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色,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第三,要选择擅长的语言形式。语言表达主要是方式和方法问题。文章是语言的艺术,人对语言的领悟和驾驭也是有明显的区别。有人擅长议论、说明,有人擅长叙述、描写。有的人语言庄重严谨,有的人语言生动、诙谐;有人朴实,有人华丽。近些年,高考作文要求语言表达不拘一格,强调了综合运用,但具体到每个考生,具体到某篇文章,还是有一个最佳选择的。作文语言就像一个人的衣饰及所表现出的气质,如果穿惯了便装的人突然去穿西装,就显得特别别扭,失却了自然的形象。要是一篇作文,突然改变自己的语言形式和风格,就很难行文顺畅。可以说,在文章写作中,语言是最能体现个性的地方,每个考生都要准确把握自我。
(2)避实就虚。高考作文虽然就其原则来说,是要照顾不同地区的特点,让人人有话可说。然而在实际中也总有照顾不到每一位考生的地方。遇到这种情况,考生应采取避实就虚的战略战术,绕开正面,攻其侧翼。例如1985年高考作文是要求就某学校被化工厂污染一事,给《光明日报》写一封信,有些山区考生对此犯了难,因为他们对环境污染的情景没有具体感受,如瞎编一通,只会破绽百出,如什么师生戴着防毒面具上课,人人都得了肺结核等等,夸大事实,不切实际,给阅卷人造成虚假之感。有位山区考生,面对这一难题,没有采取正面进入的策略,而用大量篇幅描写学校没有被污染前的美景,写得真切、具体,很有体会。由于考生避开了难写的正面,从侧面入题,由本来”山穷水尽疑无路“的窘境,顿时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崭新局面,同样给阅卷人以美感,进而夺取了考场作文的胜利。
2、藏拙露巧,急中生智
1)藏拙露巧。考场写作是平时作文的检测。平时作文基础好,考生大多在考场上能”逢凶化吉“,而平时写作基础不大好的同学,在考场上尽量作到藏拙露巧。字写得不好,起码要做到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使阅卷人看得清,不厌烦;篇幅拉不开,记叙文就增加描写或插叙成份,议论文就采用事理结合,正反结合,中外结合,古今结合,社会与自然结合,作文与政史地数理化结合……。不会写命题作文,就始终抓住题目的题眼来发挥;不会写材料作文,就抓住材料中的一个关键句去创造,写出事情的先后经过;写不好议论文,就起码写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安排不好结构,起码可以采用”三段论“……总之要尽量将自己的不足隐蔽起来,将自己的长处暴露出来。让阅卷者不识你”庐山真面目“,这样才能做到”遇难呈祥“。
2)急中生智。在文章中运用名言,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而不少同学在考场上只记得有此名言,却不知出自何处,何人所说。如果随意而写,会出现”张冠李戴“的败笔。
例如1989年高考作文要求写封信,不少考生在末尾用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一语,而说到出处,真是五花八门,有的说是列宁的教导,有的说是鲁迅的名言,令人啼笑皆非。其实,这话出自中世纪意大利诗人但丁之口。
再如,1997年的全国高考作文中,有的考生举例时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明代爱国名将梁启超的句句。更有甚者,有的考生居然写王若飞舍身炸碉堡,董存瑞挺胸堵机枪等;有个考生为了论证”助人为乐要付诸行动“,列举了雷锋为”希望工程“捐款的事例。”希望工程“是出现时间不长的资助贫困地区学生上学的社会公益事业,雷锋已牺牲30多年,怎么会捐款?试卷中还出现了焦裕禄支援西藏、毛泽东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白居易说”安得广厦千万间“等知识性错误,运用”模糊语言“去解决。古代有名言,就用”古人言“、”古代有位名人说过“;现代的名言,就用”现代有位名人说“、”有人曾经这样说“、”某位领导人曾指出“;外国的名言,就用”外国有位名人说过“……这样就可以使阅卷人只看到鲜花而看不到枯枝败叶。
3、比猫画虎,借鸡下蛋
考场作文不仅要速度快,而且要求质量高。考生要在短时间内,写出质量高能够引起阅卷者情趣的文章,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模仿了。
“学生学生,学了就生。”模仿可以生出好作文。“《文选》烂,秀才半。”说的是半个秀才,也是模仿出来的。清代桐城派刘开的《问说》很明显是模仿了韩愈《师说》,现代作家巴金的《家》《春》《秋》模仿的是《红楼梦》。其实,古来文章一大仿,就看你仿得象不象,看你能不能仿出新意来。
模仿不仅是初学者的必经之路,也是考场作文不可缺少的方法技巧。例如1988年一位夺取高考作文满分的考生在总结经验时说:“考前我背了60多篇文章,考什么我都不怕”。1990年一位考取南开大学的考生说:“考前我看了一篇谈猫吃老鼠又吃小鸡,应如何看待猫的文章,在考试中让写玫瑰有花又有刺,应如何看待玫瑰的作文,我模仿了人家的观点和写法,结果取得了38。5分(满分40分)的好成绩。
高考作文的命题是面向大多数的,要让大部分考生有话可说,命题不会太偏太怪。高考作文的题目似乎都可以在课本上找到它的影子。
例如:1990年上海的《时间啊!时间》可模仿高尔基的《时钟》的写法,86年《树林、森林、气候》可模仿《义理、考据、辞章》的结构,91年联想”圆“的情景,作文可模仿刘白羽的《长江三峡》中关于日出地景状,92年的记叙文可模仿”小鞋匠“的心理描写,93年的情景作文关于赞叹新树皮、老树皮的对话可模仿《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的写作手法。有的考生面对题目抓耳挠腮咬笔杆,脑子里放着现成的文章不用,非要到九霄云外去寻找橄榄枝,认为山鸡野猫香,结果写得满纸学生腔,文句不通,文理不顺,得不到高分,这岂能怨人?不过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背默别人的文章或将准备好的若干篇习作不符题意地生搬硬套。这两种情况属于抄袭、投机,是绝对不足取的。而模仿却是经过消化、吸取、借他人之法为已所用,是”比猫画虎“,”借鸡下蛋“。”比猫画虎“,画出的是虎而不是猫;”借鸡下蛋“,借来的是鸡,下来的却是蛋。模仿,它贵在继承和创新。
考生不能把事先准备好的文章默写出来充数,别起炉灶这是自考,这类作文,不仅”内容“不应得分,”结构“和”语言“也失去了意义。这类试卷不入等次,全文给”0“分或酌情给最低分。
唐代的皎然把模仿的方式归纳成”偷语“、”偷意“、”偷势“三种。”偷语“就是仿效别人语句;”偷意“就是袭取别人的意旨;”偷势“就是模仿别人的结构布局,我们是可以借鉴的。每个考生在课堂上都透彻地学过相当数量的优秀课文,有过长时间的写作实践,课外阅读过大量的优秀篇章,有过很多原材料积累,心中都存有许多自己喜爱的佳作,这些都是临场模仿的蓝本。在考场上我们可以仿其开头,力求自己别出心裁,先声夺人;仿其结构,力求自己布局合理严谨;仿其结尾,力求出奇制胜,后发制人;仿其构思,力求语言生动活泼,光彩照人;仿其立意,力求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只要考生善于模仿,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别人长时间完成不了的优秀篇章。
本文来源:https://zuowen.jxxyjl.com/gaokaozuowenzhidao/159756.html
-
[2020高考热点话题作文素材]2020高考话题作文精选素材:告别冷漠详细阅读
一起告别冷漠,这不仅仅是一种呼唤,更是需要千万人拿出属于自己的行动,在别人遭难的时候伸把手,在老人跌倒的时候帮忙扶起等等。至少我们应当建立一个道德底线共识:或许你无法去和行凶的歹徒搏斗,但你可以打电话协助报警。这便是举手之劳的热心。 我们这个社会究竟怎么了? 一段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
-
2021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浅谈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详细阅读
语言通顺的基本要求:主要是指写作语言的规范、准确、连贯和得体。 1、言规范。在写作中,要符合语言规范的要求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用词要体会词义的轻重、词语适用范围的大小、词语的感情色彩,不能随自己心意生造词语;二是句子不能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和误用关联词语等毛病;三是除了在记叙性文章中为了描写风...
-
2020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2020年高考写作素材: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句子详细阅读
【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句子】 《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苏堤春晓》 明·杨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
-
2020任务驱动型满分作文高考_2020年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7大技巧”详细阅读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全称是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7大技巧”,欢迎大家参考!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7大技巧”】 其实质也就是有些地方所说“时评类”作文,其本质还依然是材料作文...
-
[2020年高考作文写什么?]2020年高考作文指导:写好作文的四大要点详细阅读
好的文章,并不是复杂晦涩的,而是条理简洁、明晰的,小编收集了写好作文的四大要点,欢迎阅读。 首先,同学们要问问自己,经过几次月考,在写作上,有没有自己还搞不清的基本概念,是否有一直困扰自己的问题,比如给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在文章中到底怎么应用?比如到底“记叙...
-
2020年天津高考作文_2020年高考作文指导:巧用诗词添文采详细阅读
语文写作不仅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的运用才能获得更加完美的文章。下面是小编介绍的巧用诗词添文采技巧,欢迎阅读。一是直接引用诗词。 一般可以围绕话题,发散思维,搜寻相关的诗词,排比成文。比如下面关于“生命”主题的一段文字,就是引用了四位诗人的诗句对&l...
-
【惊艳阅卷老师的作文】阅卷老师青睐怎样的作文详细阅读
在高考作文评分中,如何让阅卷老师给高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阅卷老师青睐怎样的作文,欢迎阅读。 阅卷教师的心理趋向 1 书写漂亮,工整干净,没有错别字。这是取悦阅卷老师的第一步。 2 拟一个好题,这是取悦阅卷老师的第二步。 3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这是取悦阅卷老师的第三步。 800字的文章...
-
[2020年优秀高中作文]2020年高中作文最新话题素材集锦详细阅读
1、帮助别人 一头驮着沉重货物的驴,气喘吁吁地请求只驮了一点货物的马:“帮我驮一点东西吧。对你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却可以减轻不少负担。” 马不高兴地回答:“你凭什么让我帮你驮东西,我乐得轻松呢。” 不久,驴累死了。主人将驴背上的所有...
-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总结】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反复锤炼语言是关键详细阅读
高考作文写作训练中要学会反复锤炼,努力做到词语生动、句式灵活,修辞方法恰当。小编收集了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反复锤炼语言是关键,欢迎阅读。1 一个好的标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亮丽的题目,往往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简洁、清晰、生动、新颖是题目亮丽的要素。一个醒目鲜活的文题,往往是内容的高度概括。它...
-
2020四川语文高考作文写作素材_2020年高考作文写作素材:绝不气馁的贾平凹详细阅读
作文在我们的考试中经常会见到,多阅读些好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提高,就是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老师们也会要求我们去阅读些好的文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绝不气馁的贾平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绝不气馁的贾平凹】 贾平凹在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开始进行文学 创作,他连连在校报上发表诗作,并逐步将作品投向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