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人是啥样的_心理健康的人是啥样

家长谈作文 2023-11-24 网络整理 晴天

【zuowen.jxxyjl.com--家长谈作文】

  心理健康的人是啥样 

  日前,在一个学术研讨会上,华中师范大学心理系主任刘华山教授讲了一个令人痛心的故事:一个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因一点小事与姥姥口角,拿起器具就往老人头上敲。当老人因伤致死后,该生若无其事地继续复习,又连着三天参加期末考试并发挥正常。一星期后,外出的父母返家才发现此事。当他被抓起来后,对犯罪情节毫不隐瞒,公安人员问什么答什么。最后,他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刘华山教授说,尽管许多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测量室,但这个不久前发生的例子,仍在告诫我们,心理健康是需要更深入研究与认识的。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心理健康呢?如果有兴趣,请你不妨用专家的话来对照一下自己。

  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刘教授说,现在大家都比较认可的有六条:1.对现实的正确认识。看问题能持客观的态度。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能现实地评价自己,不过分地显示自己也不刻意地取悦别人。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缺点。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喜欢,又怎么谈得上喜欢别人。3.自我调控的能力。能调节自己的行为,既能克制自己的冲动,又能调动自己的身心力量,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更高级目标。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关心他人,善于合作,不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苛求于人。这种人有知心的朋友,有亲密的家人。而不健康的人,人际关系紧张,处处利用他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这种稳定与协调包括理想与现实差距的调适,包括认知与情感的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效率。人人都会有苦恼,但心理健康的人能从生活与工作中寻得快乐。

  心理健康要兼顾内外

  除了以上六条标准,刘教授还提出,心理健康需要内外兼顾。

  所谓兼顾内外是指,对外,要人际关系良好,行为符合规范。对内,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心理机能正常。与此相反的是两种人,一是只顾自己需要的满足,不顾社会规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什么都可以干。这种人一般具有反社会的人格,如许多犯罪分子就是如此。另一方面,有的人千方百计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但又感到苦恼,因为自身的心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比如过去有很多劳模很努力地工作,从来没休息过星期天。不是他不想休息,而是按照外界的观念,一休息就不像劳模了。久而久之,他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心理状态也自然不会好。只有行为符合外界的规范,又能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才是心理健康人的特征。

  心理平衡不是心理健康

  刘教授还提出,心理健康并不是平衡与适应状态,而是两极中的中间位置。通常人们把适应理解成对周围环境的顺从,把平衡理解为内心无冲突,但这并不是心理健康。他说,如果说“平衡”就是健康,那么一个满足现状,没有追求,不思进取的人,内部就很平衡,因为他不会有挫折感,也没有冲突,他健康不健康?如果说“适应”就是健康,那么现在社会上有的人见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左右逢源,上下讨好,这种人算不算健康?其实,这种人只能叫做没有灵魂的躯壳,有教养的市侩。和社会邪恶势力有共鸣的人,应该说是最大的不健康。

  心理健康也有层次高低

  刘教授认为,如果把清除过度的紧张不安而达到内部平衡状态称作“消极的”或“低层次”的心理健康,应该提倡的是“积极的”或“高层次”的心理健康。这种状态意味着总有高尚的目标追求,能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事具有社会价值的创造,追求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寻求生活的充实。它的实质就是老有追求,始终是一个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

  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过程

  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过程。我们说心理健康,不是说没有失败,没有冲突,没有痛苦,而是能够有效地进行调整,并在这种状态下,保持良好的效率。

  心理健康是一种人生态度

  刘华山教授最后说,心理健康说到底是一种人生态度。心理健康的人,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周围事物。这种人富有利他精神,能在尝试付出、伸展自己的过程中增强自我价值感。这种人追求高尚的生活目标,但他能放弃作“完人 ”、“超人”的念头。比如目标非常崇高,可是我又达不到,就会有失败感。所以,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有目标,但目标不要太完美,既要积极进取,又要正视客观现实,有一定程度弹性的道德准则。而缺乏道德观念与坚持“超道德”观念正是人格异常者与神经症患者常见的特征。

本文来源:https://zuowen.jxxyjl.com/jiachangtanzuowen/248045.html

  • [比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比考试成绩更重要的

    家长最关注的仍然是孩子的学习问题。原来一个家庭有几个小孩,父母可以把宝分别押在几个小孩身上;现在家长把宝押在唯一的孩子的身上,把所有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他身上,很可能还把自己不能实现的愿望也放在这个孩子的身上,加上我们的传统是注重读书、学习。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越来越强烈的背景,使父母就更重视孩子的学...

    发布于:2023-11-25

    详细阅读
  • [考试中的心理描写]考试中的心理对策(2)

    考试中的心理对策(2)  中青在线  以下提出几个心理学防止怯场的操作方法  1 积极的自我暗示   根据自己怯场的原因与情况,心里默念一些词句。例如“能考好,能考好,能考好”等等反复默念,可以使自己情绪稳定,提高信心,对消除紧张不安的情绪有一定的帮助。  2 愉快的想象   自己发现有怯场表现...

    发布于:2023-11-25

    详细阅读
  • 心理健康的人是啥样的_心理健康的人是啥样

    心理健康的人是啥样   日前,在一个学术研讨会上,华中师范大学心理系主任刘华山教授讲了一个令人痛心的故事:一个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因一点小事与姥姥口角,拿起器具就往老人头上敲。当老人因伤致死后,该生若无其事地继续复习,又连着三天参加期末考试并发挥正常。一星期后,外出的父母返家才发现此事。当他被抓...

    发布于:2023-11-24

    详细阅读
  • 如何培养孩子的领袖气质_培养孩子领袖气质的八个诀窍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是一个具有领袖气质的人。在美国,许多学校都已经把培养领袖精神写进了他们的培养目标,告诉父母:一个具有领袖气质的人,是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能够带领大家的人。即便某个专业是培养工程师的,您的孩子也会是工程师里的头儿。   领袖所必备的素质   一位好的领袖,需具有高E...

    发布于:2023-11-24

    详细阅读
  • [成为快乐班的秘诀]成为快乐家庭的8个秘诀

    我们都知道,家庭是一个孩子的快乐之源,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中学习最有效。那么,你知道如何才能使家庭为孩子增添快乐的力量呢?如何才能成为更快乐的父母呢?也许,以下的文字会给你一些灵感和启发。    1、 带上“赞美眼镜”,心存感激  两性关系方面的专家研究发现,长久的婚姻的一项基本特征是夫妻双方都愿意...

    发布于:2023-11-24

    详细阅读
  • 中学生抄写将进酒图片|中学生抄录电视新闻好处多

    大凡许多地方的中学生,白天要上课,晚上要自习, 只有周末星期六这一个晚上在家度过。由于平时没有时间看电视,他们多么渴望能在周末晚上看看电视。可有些家长生怕孩子看电视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因此控制得很严格,平时也不让孩子看电视。其实许多电视节目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新闻30分是非常精彩的节目...

    发布于:2023-11-24

    详细阅读
  • 【中国孩子脸上没有笑容】中国孩子缺少“笑容教育”

    调查显示,三周岁美国孩子的微笑比同龄中国孩子多55 6%  美国心理学专家琳达·卡姆拉斯近日在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指出,三周岁美国孩子的微笑要比同龄的中国孩子多55 6%。  她发表的《中美儿童发展》报告成为本届大会首批学术报告中最引人关注的一个,众多听众甚至挤满了报告厅的过道。   卡姆拉...

    发布于:2023-11-24

    详细阅读
  • [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培养孩子创造性六大绝招

    ◎ 招数1:不要有问必答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好奇心是人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而有兴趣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推动人们主动求异,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好奇心在孩子身上尤甚,其基本表现就是不断地提出“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必答”。有些问题可以鼓励...

    发布于:2023-11-24

    详细阅读
  • 【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根据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并结合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我们把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6个方面,即智力发展水平、情绪稳定性、学习适应性、自我认识的客观化程度、社会适应性、行为习惯。   (1)智力发展水平:虽然智力发展优秀者并不一定拥有健康的心理,但如果...

    发布于:2023-11-24

    详细阅读
  • [白眼狼孩子特征]孩子22种特征表明创造力高

    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保护和发展儿童创造力的重要性;但许多家长由于对孩子的一些创造性表现不太了解,往往在无意中压制了创造性的发展。   为了帮助广大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及时发现具有创造性的儿童,心理学家们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以下22个特征。记住这些特征,也许对于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人...

    发布于:2023-11-2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 优秀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