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确定未来目标】引导孩子确立未来的职业目标
【zuowen.jxxyjl.com--家长谈作文】
引导孩子确立未来的职业目标 enpcontent-->
我想没有人会反对这句话:不论做什么事,有目标才能有动力。
但家长们会说:“我天天跟孩子说必须出人头地!我的目标意识够强的了。”
而老师们则会说:“我连期末考多少分数都给规定出来了,这目标还不明确吗?我的目标意识可谓强矣!”
如此目标教育,在我看来是有问题的。
这里讲的目标是家长和教师强加于孩子的“期望”,而不是孩子发自内心的“向往”。
家长“望子成龙”的目标往往失之太远,而教师布置的考分指标又失之太近,孩子恰恰缺乏中期目标。
家长设置的目标多数是一种“身份期待”(让孩子做“人上人”),孩子社会经验少,对此不会有多大兴趣;教师设置的目标则多数是一种“任务指标”,极其枯燥无味。孩子需要的是具体化的、形象化的、能震动孩子心弦的、有“孩子味”的行动目标。
总之,我们现在的目标教育基本上是以成人为中心的、成人一相情愿的、“包办婚姻”式的。我们要把它变成孩子自主自愿的、成人孩子相互协调的、“自由恋爱”式的目标教育。
我这里特别强调,最好早点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职业目标”,职业目标具体形象,吸引力和感召力远远大于概念化的“考大学”、“当博士”等目标,这对孩子的激励作用比较大。
我问过很多中小学生“长大干什么”,多数人都回答“不知道”,说明我们这方面的工作很薄弱。我们不少家长对孩子的个性、爱好、智力类型不予研究,对孩子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最能实现自我、造福社会不怎么关心,这些家长关心的似乎只有一件事:提高孩子的社会地位,给大人挣脸面。难怪很多孩子现在都是在给家长学习,这是家长引导不当造成的。
怎样引导更恰当呢?比如非典时期,我的孩子看电视,对医务人员的无私奉献精神非常钦佩,萌生了做“白衣天使”的愿望,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于是我就可以想办法结识一两个素质较高的医生作为朋友,带孩子到他们家里去做客聊天,到医院去看看他们怎样工作。我还可以事先跟他们打好招呼,让他们在和孩子的谈话中介绍一下要做一个医生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而我则不去说这些话。远来的和尚会念经,内行人说话孩子信服,很多话让别人说比家长自己说更好。这样,如果孩子真想将来当医生,他上课听讲、回家写作业的时候,医生的形象和话语就会成为他实实在在的动力,这时候“上大学”对他来说就不再是“完成父母交给的任务”,而变成了实现个人理想的必由之路,理想与现实挂上了钩。
即使我的孩子后来改变了理想,在改变前的这一段时间,当医生的理想也还是对他的学习起了“临时发动机”的作用,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所以不怕孩子理想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正常的),就怕他没有理想,就怕他的理想不具体。
有些孩子的理想属于“空想”,光说不练,这种情况家长不要讽刺他,而要想办法借助外力让孩子把理想落实下来。比如孩子说想当警察,你就带他去参观一下警官学校,让他自己打听一下做警察需要什么条件,这样他就不好再发空论,只好努力创造条件实现自己的理想,因为这时他已经明白(注意,让他自己明白过来,家长不要说破),如果不干实事,只能离理想越来越远。
有的孩子眼高手低,志大才疏,喜欢吹牛,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实力,这种情况也很常见。家长用这种职业落实的办法,也可以使孩子清醒。比如我的孩子扬言做科学家,其实他不灵。我不生气,也不打击他,我带他去一个真正的科研单位看看,让真正的科学家向他介绍一下科学家需要的素质、科学家怎样生活,让孩子明白,自己想当科学家,怕是希望不大,于是他就会调整对自己的期望值,这样反而会使他学习成绩有切实的提高。
其实,帮助孩子树立职业理想(注意:是“帮助”,而不是“钦定”)不只对他眼前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很大作用,而且关系他一生的幸福。人如果能从事自己喜欢而擅长的工作,当然会比那些为了谋生不得不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职业的人活得快乐。职业理想涉及孩子一辈子的生活质量问题,不可不重视。
/enpcontent-->
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zuowen.jxxyjl.com/jiachangtanzuowen/248073.html
-
[比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比考试成绩更重要的详细阅读
家长最关注的仍然是孩子的学习问题。原来一个家庭有几个小孩,父母可以把宝分别押在几个小孩身上;现在家长把宝押在唯一的孩子的身上,把所有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他身上,很可能还把自己不能实现的愿望也放在这个孩子的身上,加上我们的传统是注重读书、学习。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越来越强烈的背景,使父母就更重视孩子的学...
-
[考试中的心理描写]考试中的心理对策(2)详细阅读
考试中的心理对策(2) 中青在线 以下提出几个心理学防止怯场的操作方法 1 积极的自我暗示 根据自己怯场的原因与情况,心里默念一些词句。例如“能考好,能考好,能考好”等等反复默念,可以使自己情绪稳定,提高信心,对消除紧张不安的情绪有一定的帮助。 2 愉快的想象 自己发现有怯场表现...
-
心理健康的人是啥样的_心理健康的人是啥样详细阅读
心理健康的人是啥样 日前,在一个学术研讨会上,华中师范大学心理系主任刘华山教授讲了一个令人痛心的故事:一个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因一点小事与姥姥口角,拿起器具就往老人头上敲。当老人因伤致死后,该生若无其事地继续复习,又连着三天参加期末考试并发挥正常。一星期后,外出的父母返家才发现此事。当他被抓...
-
如何培养孩子的领袖气质_培养孩子领袖气质的八个诀窍详细阅读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是一个具有领袖气质的人。在美国,许多学校都已经把培养领袖精神写进了他们的培养目标,告诉父母:一个具有领袖气质的人,是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能够带领大家的人。即便某个专业是培养工程师的,您的孩子也会是工程师里的头儿。 领袖所必备的素质 一位好的领袖,需具有高E...
-
[成为快乐班的秘诀]成为快乐家庭的8个秘诀详细阅读
我们都知道,家庭是一个孩子的快乐之源,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中学习最有效。那么,你知道如何才能使家庭为孩子增添快乐的力量呢?如何才能成为更快乐的父母呢?也许,以下的文字会给你一些灵感和启发。 1、 带上“赞美眼镜”,心存感激 两性关系方面的专家研究发现,长久的婚姻的一项基本特征是夫妻双方都愿意...
-
中学生抄写将进酒图片|中学生抄录电视新闻好处多详细阅读
大凡许多地方的中学生,白天要上课,晚上要自习, 只有周末星期六这一个晚上在家度过。由于平时没有时间看电视,他们多么渴望能在周末晚上看看电视。可有些家长生怕孩子看电视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因此控制得很严格,平时也不让孩子看电视。其实许多电视节目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新闻30分是非常精彩的节目...
-
【中国孩子脸上没有笑容】中国孩子缺少“笑容教育”详细阅读
调查显示,三周岁美国孩子的微笑比同龄中国孩子多55 6% 美国心理学专家琳达·卡姆拉斯近日在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指出,三周岁美国孩子的微笑要比同龄的中国孩子多55 6%。 她发表的《中美儿童发展》报告成为本届大会首批学术报告中最引人关注的一个,众多听众甚至挤满了报告厅的过道。 卡姆拉...
-
[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培养孩子创造性六大绝招详细阅读
◎ 招数1:不要有问必答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好奇心是人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而有兴趣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推动人们主动求异,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好奇心在孩子身上尤甚,其基本表现就是不断地提出“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必答”。有些问题可以鼓励...
-
【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详细阅读
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根据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并结合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我们把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6个方面,即智力发展水平、情绪稳定性、学习适应性、自我认识的客观化程度、社会适应性、行为习惯。 (1)智力发展水平:虽然智力发展优秀者并不一定拥有健康的心理,但如果...
-
[白眼狼孩子特征]孩子22种特征表明创造力高详细阅读
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保护和发展儿童创造力的重要性;但许多家长由于对孩子的一些创造性表现不太了解,往往在无意中压制了创造性的发展。 为了帮助广大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及时发现具有创造性的儿童,心理学家们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以下22个特征。记住这些特征,也许对于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