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最新端午节图片]2021最新端午节典故:乾隆吃九子粽龙颜大悦

历史典故素材 2022-09-29 网络整理 晴天

【zuowen.jxxyjl.com--历史典故素材】

  相传清乾隆皇帝端午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悦,欣然赋诗:“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

  粽子有南粽北粽之分,从古至今,做粽子都非常讲究。

  北方粽子多以苇叶做粽衣,苇叶叶片细长而窄,通常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南方粽子喜欢采用新鲜箬叶,其中的水分足以保持粽肉的鲜香。在形状上,北方粽子个头较大,外形多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简单、质朴;南方粽子流派相对多一点,广东粽子多为锥子状正方形,后面隆起一只尖角,江浙粽子呈长而细的四角形,透着细腻柔美。

  北方粽子一般用的就是糯米,间或杂以赤豆、枣,蘸白糖食用。南方粽子能够想到的食品都能成为它的馅料,如鲜肉、豆沙、蛋黄、莲蓉、蜜枣、排骨等,“肚”小乾坤大。

  有的地方就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还有九子粽,九只粽子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并且用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五彩缤纷。

  粽也来“争春”

  搭乘时尚快车,粽子这种传统食品也“潮”了起来,不断玩出新意,上演别样的“粽”艺大观。

  粽子追“月”之势非常明显。这“月”就是月饼,如同月饼馅料菜肴化一样,粽子似乎也在朝这个方向发展,尽管亲民、回归传统依旧是主题,但这个传统食品也希望通过某种嬗变争夺年轻人市场。

  在超市逛一逛,各种新口味的粽子让人应接不暇。巧克力、香橙豆沙、田园豌豆、绿茶枣泥、养生山药、海鲜鲍鱼……天下食材好像都被粽子“一网打尽”。养生紫米粽以紫米等五谷杂粮为材料,注重高纤低脂低糖的杂粮配比。菖蒲粽外裹菖蒲叶,以日本白玉粉为主料,内馅为山药和赤豆,既沿袭端午解毒的传统习俗,又可助肠胃消化。

  有一种冰粽创意十足。它用几乎透明的木薯淀粉替代了黏黏的糯米,蔓越莓、咖啡酱、抹茶等低糖低脂馅料替代了豆沙、鲜肉和红枣,小巧玲珑而又晶莹剔透,中外融合,散发丝丝凉意,初夏吃正对胃口。

  荆楚“粽”有情

  湖北是端午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又是“鱼米之乡”,汉派粽子自古就自成一格,近几年又有新发展。

  武昌鱼是荆楚的标志性美食,时下也“游”入到粽子中。武昌鱼粽把鄂州的团头鲂洗净风干,用胡椒、花椒、陈皮、茴香等二十几种调料腌制,再油炸、高压蒸煮,骨酥肉烂,混入清香的糯米中。浓郁的鱼香融入米香中,胡椒和花椒的辣似隐似现,粽子的口感和味道焕然一新,美味层层跳跃。

  洪湖香莲粽用野生洪湖莲子加冰糖熬制,捣成泥后包入粽子中,煮熟的粽子晶亮甜美,莲子的清香、蜂蜜的幽香、芝麻的醇香充盈于口。

  卤藕肉粽的“主角”是蔡甸的九孔藕和孝感柳条糯米,湖北两种土特产以粽叶为媒共舞芬芳,乍看有点怪味奇思,香辣中却有一种缠绵,叫人欲罢不能。

  排骨粽香美酥滑的恩施野猪肉和乌黑油润的黄陂豆豉,撞出了奇妙的滋味,香咸从舌根深处向整个口腔缓缓弥漫开,软软糯糯一路钻到心尖。

本文来源:https://zuowen.jxxyjl.com/lishidiangusucai/164545.html

  • 【张献忠奇袭襄阳的读后感】张献忠奇袭襄阳的历史典故

    张献忠(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字秉吾,号敬轩,明末民变首领之一。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分享张献忠奇袭襄阳的历史典故,希望各位童鞋喜欢!  张献忠奇袭襄阳的历史典故  公元1639年五月,张献忠在湖北谷城再一次起义。原来,张献忠曾经在谷城接受明朝的招安,并不是真心投降,而是暗暗...

    发布于:2022-10-03

    详细阅读
  • 广东凤凰水仙历史典故|凤凰和麻雀的历史典故

    凤凰和麻雀的历史典故  百鸟之中,凤凰最美。可也怪,它偷偷娶了个最丑的乌鸦做老婆,这还不要紧,那乌鸦还挺厉害,遇事凤凰不能作主,都得乖乖地听老婆的指示和吩咐。  这一天,吃罢早饭,乌鸦没事就飞到大树上观赏大自然的风景,忽然之间,它发现在蔚蓝辽阔的天幕下,衣着五光十色的群鸟,正展翅比翼翱翔在乌鸦的顶头...

    发布于:2022-10-03

    详细阅读
  • 没胡子的城隍老爷读后感_没胡子的城隍老爷的故事

    普天下的城隍老爷,都是长胡子的,唯独镇江城隍庙里的城隍老爷,是个没胡子的年轻小伙子。为什么会是个年轻小伙子呢?  很早以前,镇江城隍庙左边住着一家人家,这家人家只有一个儿子。他天天放了晚学,都跟一些同学到城隍庙门口打钱堆、跳白果玩   有一天,这个小家伙跟同学玩得正起劲,看见有个人鬼鬼...

    发布于:2022-10-03

    详细阅读
  • 著名的历史典故|著名的历史典故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历史典故,这些典故教会大家许多道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著名的历史典故,欢迎浏览。著名的历史典故一:兔死狗烹 鸟尽弓藏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大夫文种、范蠡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家转弱为强,终于击败吴国,洗雪国耻...

    发布于:2022-10-03

    详细阅读
  • [端午节挂艾草的传说50字]端午节挂艾草的传说

    艾草,是一种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常生长在潮湿的沟边、溪边,全株可以入药。过去,我市一些农村的妇女和孩子喜欢用艾叶和蚕茧做成虎形,戴在头上,用来驱瘟疫、避邪气。菖蒲,则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叶扁平似剑,上尖下宽。根茎可作香料,亦可供药用。可见,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端午节挂艾草的传说】...

    发布于:2022-10-03

    详细阅读
  • 【噤若寒蝉的成语典故】噤若寒蝉的成语典故

    噤若寒蝉,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下面请欣赏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噤若寒蝉相关典故内容。  噤若寒蝉的意思  [释义] 噤:闭口不作声;若:像;寒蝉:深秋的知了。不作声像深秋的知了一样。形容有顾虑不敢说话。  [语出] 宋·张守《题锁树谏图后》:“尝怪士处...

    发布于:2022-10-03

    详细阅读
  • 一鸣惊人的典故原文|一鸣惊人的典故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当时齐国的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沉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一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因此,政治不上...

    发布于:2022-10-03

    详细阅读
  • 【司马懿装病的故事】司马懿装病的历史典故

    汉献帝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任汉司空的曹操 听说司马懿 非常有才能,便派人征召他做司空府的从官。得到的消息却是,司马懿患有风痹,不能正常活动,把曹操的征召给推辞了。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司马懿装病的历史典故,相信你们有兴趣!  司马懿装病的历史典故  诸葛亮死后几年里,蜀汉对魏国只采取守势。魏国...

    发布于:2022-10-03

    详细阅读
  • [投笔从戎的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投笔从戎

    执著于人生的梦想,是一种勇气和智慧。今天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历史典故:投笔从戎,希望能帮到大家哦~  投笔从戎:笔与戎,都只是工具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释义】投:扔掉。戎:军队。放下手中的笔,参加军队。指文人弃文从军,投身疆场,为国立功,施展抱负。  【历史典故】...

    发布于:2022-10-03

    详细阅读
  • 历史情景剧立木取信剧本_关于立木取信的历史典故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

    发布于:2022-10-0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 优秀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