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古典诗词意象拾零

诗词鉴赏 2023-10-06 网络整理 晴天

【zuowen.jxxyjl.com--诗词鉴赏】

             古典诗词意象拾零

  意象是指渗透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形象。某个意象蕴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和意味,这并非出于某个诗人一时的创造,而是经过历代诗人反复地继承、运用、发展而逐渐积累起来的。这些意象在历代诗人反复的继承、运用、发展过程中便渐渐积累了厚厚的文化意蕴。有些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和心理积淀的一部分。我们在阅读和鉴赏古诗词时必须具备解读这些意象的能力,且要在广泛的阅读中能举一反三,由此及彼。下面就结合一些大家较熟悉的诗词来分析几个古诗词中常见意象。

  一、鸿雁

  1.大雁是候鸟,定期南飞北返,这就容易使那些滞留外乡,不能按期定时回家的人对比自己,生发出无尽的忧思。如: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韦应物《闻雁》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赵嘏《寒塘》

  雁,春秋迁移,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2.我国古代有“鸿足传书”的传说,因为古代人们和外出的亲人难通音讯,所以又让大雁承担了“信使”的使命。如: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

  《清平乐》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

  3.雁总是结阵成“人”字或“一”字形集体迁徙的,因此孤雁(断雁,孤鸿,断鸿)也就成为诗人表达自己孤苦漂泊的意象。如: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蒋捷《虞美人•听雨》

  在浩淼的江水与低压的阴云之间,只有一只孤雁在凛冽的寒风中哀鸣,显得那样孤单、渺小、无助。词人正是借用孤雁的形象来抒发自己风雨飘摇中流浪江海的悲凉心境。

  二、月亮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们很自然地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联系起来。月圆便想起团圆,月缺便想起分离。而人生总是离多聚少,且往往是月缺人也缺,月圆人不圆。故人看见月亮很容易触景生情,想起故乡、亲人。

  最典型的当是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还如李煜的《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首诗写离愁。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在那清秋的深夜,词人独自登上西楼。从“无言”和“独上”中可见他愁思之深和身影之孤单。这时他抬头一看,只见残月如钩,这既是写实,也是象征。试想,连月亮都是残缺的,人世团圆又有何望?月如钩又会在词人心上增加多少孤寂愁苦?

  不仅如此,月亮还是游子与故乡联系的媒介。如果说游子是故乡放出的风筝,月亮就是那根线。游子为什么不会迷失呢?那是因为有月亮!月亮以其无垠的光辉照耀着游子也照耀着故乡。游子抬头看见月亮心头生发出许多美丽的遐想:今夜,月下的故乡该是一如既往地美丽而宁静吧。故乡的亲人又在干什么呢?

  如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的俘虏营中写下的,表达了身被囚系的诗人对妻子家人的思念。诗人不说自己望月忆妻,却想象今夜鄜州月圆,妻子独自一人在望月思念自己,妻子身旁虽有儿女陪伴,但儿女还太小不懂他们母亲的思念,并不能为母亲分忧。这样写来,写出了诗人神驰千里,黯然动容之满怀愁绪,使诗情更进了一层。

  三、登高(登楼,登台)

  1.我国地域辽阔,历代文人漂泊异地,音讯不通,一旦登楼远望,家乡桑梓景物,亲戚故旧面影,纷纷涌上心头,免不了愁从中来。因此登楼怀远是常见情思: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蝶恋花》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柳永《八声甘州》

  2.登高,置身于高山或高台之巅,实际上也是置身于无垠的空间与永恒的时间交集之点。面对无垠的空间,人会愈来愈真切地感受到个人被放在天地间的渺小;面对永恒的时间,人会愈来愈痛切地感到生命的短暂。这种个人的渺小感和生命的短暂感,将激发人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迫切追问。而追问的结果往往是:人生如寄,韶光易逝,壮志未酬而华发已生。因此登高极易引发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之悲。

  最有代表性的当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胸怀大志,因指陈时弊而屡遭打击。此诗写他登台远眺,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写出“天地”即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写在广阔背景中,兀立着一位因无用武之地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诗人临风洒泪,慷慨悲凉,赢得了后世无数怀才不遇之士的强烈共鸣。

  四、落花(落红)

  落花极易让人联想到春天的逝去、人生美好时光的流逝、青春的凋零、友人的离去乃至一切美好事物的逝去。美丽鲜活的生命的凋零,当然会在人的心头引起阵阵的伤感。

  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首诗表面写相逢的惊喜,实则感慨万千。这固然体现在今与昔的对比中,也全浓缩在“落花时节”这四个字里了。想当年,歧王宅里、崔九堂前,杜甫和友人正值青春年华,意气风发,壮志凌云,大唐也正处于其全盛时期。如今,诗人和友人历经时世艰难,流落江南,他们已经到了人生的“落花时节”;大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江河日下日益衰微,也到了“落花时节”。身世之感与家国之恨一齐涌至心头,怎不感慨万千!

  五、日暮(夕阳)

  1.日落西山自然给人衰落凄凉之感。如: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登乐游原》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秦观《满庭芳》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受古老的农业文明的影响,人们长期过着一种“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必然对我们民族的心理产生某种深层影响。具体地说就是在人们心里产生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太阳落山了,就该回家了。溯洄到我国古代诗歌的源头——《诗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这种情思的生发轨迹: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鸡都回窝了,太阳就要落山了,牛羊也下山回圈了,可丈夫出征去不能回家,这如何不叫人思念呢?反过来,出门在外的人看见太阳落山了,鸟儿归巢了,农人们也结束了一天劳作开始回家了,人家的屋顶上炊烟袅袅,暮色已苍茫(今夜我又要宿在何处呢?)……此情此景,叫人如何不想家!

  日暮不仅给人衰落凄凉之感,也是客愁思家的一个符号,而且这两者往往融为一体。

  如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不仅为全曲的意境抹上一层苍凉的色彩,而且也暗示日暮已经降临。薄暮起,乡愁便起。这已渗透至我们民族文化和心理的深层,因此也就具有了永恒的动情力量。

  六、杜鹃

  杜鹃鸟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宋人贺铸《忆秦娥》: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七、燕子

  燕子是深受诗人喜爱的意象。燕子到来往往意味着春天的到来。诗人喜用燕子来表达喜悦之情。如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但燕子双飞经常用来反衬离人的孤寂,如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刻晓穿朱户。”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八、蝉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来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如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骆宾王《狱中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但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九、乌鸦

  乌鸦是一种不吉利的鸟,常常用来表达一种黯然愁思的情境。如严维《丹阳送韦参军》:“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十、鹧鸪鸟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十一、菊花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十二、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十三、松树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十四、莲花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十五、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十六、其他

  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冰雪的洁白、剔透、冷傲常常用来表现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洁。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捣衣声(或捣练声)是一种极富家庭生活色彩的声音,常常用来表达夫妇或情人之间的相思之情。如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另外还有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等等。

  当然,鉴赏古诗词不能生搬硬套。如果不对原诗作具体分析,一看见某个意象就马上断定这首诗是表达某种感情的,那就大错特错了。比如中国古代有悲秋的传统,秋在古诗词中就是愁的代名词,以致南宋词人吴文英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但诗人刘禹锡的《秋词》却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的也是喜悦之情。还如落花是一伤感的意象,但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是:意象——意境——情感。分析意象不能脱离全诗的意境,这就好比一个词语你仅知道它的一般意义是不够的,你还得结合具体语境去分析它的特定含义。

  那么怎样才能掌握这些纷繁复杂的意象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下功夫。第一,要开阔视野,多读一点古诗词。没有一定的阅读量的积累,其他什么都谈不上。第二,做一个有心人,多积累,多归纳,多思考。当一个意象不止一次出现在你面前时,要有足够的敏感,将其抓住。要能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阅读古诗词时要多思考,多问一问:这个意象为何容易引起这种情感?这个意象是怎样引发这种情感的?在思考过程中,你会发现诗歌鉴赏之门在渐渐为你敞开,在思考中你会渐渐发现一些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如诗人的情感生发方式,古诗中常见的抒情模式乃至我们文化的思维方式等,而这些对古诗鉴赏题是尤为重要的,而且这实在比掌握一些死的知识重要得多。

  其他拾零

  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南史 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1)、具体分析,  为何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富于概括力?

  (2)、此诗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的胸怀有什么作用?

  阅读李白的《塞下曲》回答后面的问题。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苗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注:  折柳:  即 “折杨柳”,  古乐曲名,  多为伤春悲离之辞。

  本诗抒发了什么情感?请任选一联或一个角度,  谈谈本诗语言或表这技巧上的妙处。

  4、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6、鸿雁:《汉书 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陈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红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贫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红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7、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索,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8、青鸾:《仙海经》载,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如李商隐《无题》:“彭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双鲤;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10、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阅读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回答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  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 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负值接舆醉, 狂歌五柳前。

  ①  本诗写景有何特点?本诗的首联与颈联写景, 诗人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②  简析颔联、  尾联分别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特点。

  ③  全诗在写景和写人之中,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④ 尾联连用两个典故,诗人将       比作       ,又将      比作      ,表这了诗人           和对友人的                。

  11、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2、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13、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阅读许浑《谢亭送别》,  回答后面的问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1)、第二句的“急”字在写景抒情上有何作用?

  (2)、  本诗二四句写景的色调不同, 人物心情是否相同,为什么?

  (3)、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悄感?

  14、长亭: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5、南浦:屈原《楚辞 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南浦”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来指称送别地。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16、阳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围城”、“阳关”。

  17、柳岸: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后来就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8、风骚;原指《诗经》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后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如毛泽东《沁园春》:“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19、雕虫:语出汉代杨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状夫不为也。”后来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

  阅读李货《南园》,  回答后面的问题。

  南园十三首   李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  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当年辽海上, 文章何处哭秋风?

  注:  雕虫: 诗中的意思是说吟诗作赋是没有什么大用韵技艺。辽海:指辽东地区, 因濒临渤海,故称,唐时这里常发生战争。

  就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一段赏析文字。

  20、鸿鹄;《史记 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涉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后来就以“鸿鹄”比喻有远大志向。如吴潜《八声甘州》:“矫首看鸿鹄,远举高  飞。”

  21、杜鹃: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宇、望帝。望帝传说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后来多用“杜鹃”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如辛弃疾《定风波》:“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阅读文天样的《金陵驿》, 回答后面的问题。   

  金陵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具体分析作者通过那些景物的描写及典故的运用,表这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回答后面的问题。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1)、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象?诗人描绘这样景象的目的是什么?

  (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3)、词的最后两句麦达了诗人怎样—种思想感情?

  22、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说“行不得也哥哥”后多用来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如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2l黍离:《诗经 黍离》中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长满禾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如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24、桑榆:《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数端,谓之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如王勃《滕王阁序》:“东榆已失,桑榆非晚”。

  25、商女;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   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如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26、杜康:《说文解字》中说:古代的杜康(也叫少康)发明制作了箕帚和高粱酒。后就用“杜康”作为酒的代称。如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7、瑟瑟:愿为绿色宝石的名称,后来借指绿色。

  阅读下的诗,回答问题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①残阳照射在江面上, 诗人不说  “照”面说“铺”,  有什么表这效果,

  ②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28、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9、鸡黍:《论语》载,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落了后,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如柳永的《雨霖铃》抒写了与情人难分难舍的感情。

  怀古类:或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表达的是面对越宫遗址的凄凉景象所产生的昔盛今衰的感慨;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表达的是面对古赤壁战场所产生的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如XX年高考所选的李白的《春城洛城闻笛》,作者由笛声勾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

  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如曹植的《白马篇》前半部分写少年英雄飒爽英姿,表现他的“勇”,后半部分写他为国征战,表现他的“忠”。

  闲时类: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通过对田园景象和现实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弃官归隐的决心;1998年高考卷所选的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通过描写夜访李凝幽居,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借景抒情类: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如杜甫的《登高》,借对登高所见的秋江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老病多愁而志不得伸的复杂感情。

  托物言志类:或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如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作者以梅花自喻,表达孤高自赏的高尚节操。

  爱情类;在古代诗词中占的比重相当大。其中不少精品以其丰富的内容、美好的情感、多样的手法,被人们世代传诵。

本文来源:https://zuowen.jxxyjl.com/shicijianshang/238311.html

上一篇:嵌字诗|嵌字诗

下一篇:复字诗_复字诗
  • [背后的秘密]背后的秘密

    王瑞璇  山的背后,是平原。  水的背后,是河流。  人的背后,是智慧。  星的背后,是宇宙,  画的背后,是什么?  是蓝天,白云,还是……一句话?  哎,画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发布于:2023-10-11

    详细阅读
  • 屈大均简介_屈大均《灵谷寺》赏析

    叶春平 “往日出门去,萧森十里松。 梅花因太祖,香水自神龙。 烟雨窑城暗,霉苔辇路封。 兴亡无限恨,消得一声钟。”...

    发布于:2023-10-11

    详细阅读
  • 关于父爱的诗歌现代诗_关于“父爱”的诗歌(6首)

    1 父爱像山作者:李文锝 我不知道以前父亲对我的严厉,其时是对我的爱,父爱可以包容我的一切。 父爱像山一样,为我遮风挡雨,为我到处奔坡。 父爱像海洋一样,能包容我的小流,包容我的拘流。 父爱像太阳一样,帮助我生长,让我不在害怕黑暗。  2 父爱作者:马慧怡 父爱如大海这么深,父爱如高山这么高,父...

    发布于:2023-10-10

    详细阅读
  • [欧阳修 生查子 元夕]诗歌鉴赏: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诗歌鉴赏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在散文创作上颇有成就。这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不仅散文写得好,也留下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样的诗词名句。此名句出自他的《生查子·元夕》,其全词是:“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

    发布于:2023-10-10

    详细阅读
  • 爱的礼赞|爱的礼裙

    孙千惠  世界上最美的,  就是爱。  父爱,母爱,友爱……  世界上所有的爱,  汇聚在小天使心中,  就是爱。  旋转,绕圈,  裙袂飞扬。  这就是爱,  爱的礼裙包围着我们,  包围着世界。  寻爱,  在和平的世界里,  春天,夏天,  爱在心中。  爱,你...

    发布于:2023-10-10

    详细阅读
  • 描写榕树的现代诗歌_喂,榕树(现代诗歌)

    喂,园中的榕树  你那宽厚的肩膀  是旅客的驿站吗  棕褐色的巨大身躯  镌刻着我们的欢歌笑语  喂,墙脚的榕树  不要泄气  即使没有幸运女神眷顾  你也展现傲人的气概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风,刮不走你  毒毒的太阳,杀不死你  你,凭借骨子里  天生的  不屈的斗志...

    发布于:2023-10-10

    详细阅读
  • 不错的诗|不错“诗如夜很静很轻”(诗评)

    不错“诗如夜很静很轻”(诗评)  ——读“世界城市诗歌网”文学网编辑老朱崇明诗歌《诗如夜很静很轻》有感。  -  -  ——我,按照往常一样真切地打开“世界城市诗歌网”网站页面...

    发布于:2023-10-10

    详细阅读
  • [李白《望庐山瀑布》赏析]诗词鉴赏:李白《望庐山瀑布》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脍炙人口的好诗。但好诗并不深奥。它虽然气势宏大,充满美感,却通俗易懂,自然流畅,所以被选在小学生教材里。“日照香炉生紫烟。”诗的第一句是对庐山总体概括。日出东方,朝霞四射,映衬着庐山,给升腾的云雾涂上了紫色。此时的庐山像披上了霓裳一样美丽而神秘。这里的“香炉”是实写又是虚写...

    发布于:2023-10-10

    详细阅读
  • 一枝山茶花怎么画漂亮又简单|一枝山茶花

    吉林省洮南市实验小学五年三班孙千惠  美丽,优雅,  纯洁,朴素,  没有牡丹那么雍容华贵,  没有瑞香那么和和美美,  更没有四叶草那么幸运,  她,只是一枝山茶花。  但是她却有纯洁的内心,  朴素的美。  山茶,美丽而朴素,  高贵而美好。  你是圣洁的代表,  你是美丽的化身,  我爱你...

    发布于:2023-10-1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词鉴赏]诗词鉴赏:《壬戍清明作》

    叶春平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消沉。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壬戍清明作》 屈大均,广东番禺人,是一位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著名诗人、学者;他出生于明清鼎革时期,是一位真正的爱国志士,...

    发布于:2023-10-1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 优秀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