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和2020年高考_教授评2017年高考作文题:有的题意不清难以下手
【zuowen.jxxyjl.com--高考作文指导】
教授评2017年高考作文题:有的题意不清难以下手
2017年多数高考语文卷的作文命题,都达到比较好的水平。首先,注重思辨和理性思维能力。这是近几年越来越明显的命题趋向。例如上海卷提供了这么一段话,“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要求就这段话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进行写作。考生必须理解并抓住人心中那些“坚硬”和“柔软”的东西,比如原则、信念、感情等,去展开论说。要写好这样的作文,需要有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而不是非此即彼,或用名言警句拼凑一下就可以写好的。上海这几年的作文题重思辨,往往还往哲理上引导,除了语言运用能力,还特别注重思维能力,这样的题很难“套题”,平时读书多的考生自然会发挥得更好。
又如浙江卷,所提供的材料是: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但金代元好问则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格有可能是背离的。要求考生写文章阐明自己观点。这样的题也是要求有辩证的思维,而且要有较多的阅读积累。
我最欣赏的还是广东卷的题。其提供的材料是:“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要求考生就此自命题写作。这题涉及信息化带来便利,也带来某些新的问题,包括人与自然的疏远,人的感受力降低等。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信息社会的发展,都是近来的热点问题,考生一般都会有所准备。但这个题写好并不容易,不能只是讲爱护自然,还需要有点哲理的思索。浙江卷和广东卷的两个作文题目都出得有水平。
一些需要读书“打底”的命题,将对营造读书氛围发挥引导作用
2017年出得比较好的作文题,共同点是往理性靠拢,要求对所提供的材料有自己的理解和提升,或者要凝聚为某一观点,去展开论述。这是值得肯定的,也体现改革的趋向。高考作文当然要考查语言表达,但语言能力的根本其实是思维能力。
互联网时代,所谓“自媒体”风行,人们的思维方式在改变,许多偏激、片面的语言和思维习惯正在大行其肆。我曾经撰文分析,学生语文能力偏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思维能力低下。片面、偏激、虚无、不着调,往往是因为思维混乱。其实无论是传统的语文教育,还是目前的应试教育,都不注重思维训练。语文教学有必要重新强调逻辑思辨能力的培养,把语言表达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才是正路。所以高考作文命题往理性靠拢,既是人才选拔的需要,也有利于扭转当下语文教学的弊病。
现今的语文教学还有普遍的“一弊”,就是对读书,特别是对读课外书不够重视。语文课讲得精细、琐碎,学生却缺乏自主阅读,特别是往课外阅读延伸。很多学生高中毕业了,也没能培养起读书的兴趣与习惯,甚至没学会如何完整地读一本书。语文教学有必要回归“本义”—就是多读书、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很欣喜的是,2017年有些高考作文命题是注重考查读书情况的,如上海卷、浙江卷,以及教育部“汉语文卷”的命题,都与读书有关,需要读书来“垫底”。这些命题,对于语文课营造读书风气是能发挥正面“指挥棒”作用的。
2017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还比较贴近社会生活,考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让考生有话说,只要结合各自的经历来谈,又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就各有所得,能考出实际水平。如全国一卷、二卷都出得不错。一卷提供的材料是: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屡劝不改,女儿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其父亲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讨论。命题者要求考生给父亲、女儿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这道题材料所揭示的是非常普遍的生活现象,学生肯定都有话说,而且用写信的方式,可以写得有情有理。
当然,贴近现实生活,并不排除发挥想象,而且最好能激发想象,只要这种“想象”是多数学生有兴趣,又比较符合学生的思维特征的。如安徽卷关于“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这会让考生联想到普通的印象和科学观察之间的不同,从而引发关于科技与人生社会的许多思考。题目的现代感很强,又贴近学生生活,还能激发想象,考生有很多发挥的空间。
各地命题水平不一,有的缺乏新意,容易被套作,有的题意不清,难以下手
尽管对于作文题,人人都能“说一嘴”,但回到教学和高考的要求来研究,高考作文的命题比人们的议论想象要复杂得多。由于高考担负着人才选拔的功能,作文题的设计和试卷的其他命题一样,要充分考虑难度系数、信度和效度等要求:作文题难易得适中,测试结果(分数)得相对可靠和稳定,还得考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阅读题、知识题等比起来,作文题设计更麻烦,既要创新又要稳妥,要防止雷同、套题,还要考虑到阅卷评分是否获得足够的区分度等,可谓左右为难、绞尽脑汁,出题绝非易事。
从2017年高考作文命题来看,各省市水平显然参差不齐。有些省市作文题缺少新意,比较“老套”。如江苏的“智慧”,四川的“老实和聪明”,湖北的“喷泉与泉水”,重庆的“残疾母亲”的故事,福建的“路”等,都相对较平,容易被套作。
还有些高考作文题的题意不清,缺少必要的规定性。如山东卷题目是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和肉豆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要求考生根据这则材料来自拟题写作。这道题的毛病是缺少必要的规定性,是提示从生活看结果,还是说探究也需要分类?无论哪个角度都有些牵强,让人无从下手。这是命题的忌讳。
值得注意的还有北京市的作文题。去年底北京市提出语文学科教学改进的21条意见,其中就建议改进评价方式,高考设置“可选择性”作文题。2017年北京卷就实施了这种“可选择性”,命定两个题目。这种改进应当肯定。但是供选择的两道题的难度不一。其一是“和英雄生活一天”,要设想和早已经逝去的某个英雄在一起,这要求有很强的想象力,非常难。第二题要求写出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就相对容易得多,估计绝大多数考生都选作第二题。这样就实现不了“可选择性”的预设效果。
事实上,各省市的语文命题水平,在作文题上可能是最能见出高低的。2017年仍然有13个省市是自主命题,据说明年绝大多数省市都将使用全国卷。统一试卷之后的高考作文命题,如何实施即将到来的高考和招生制度改革?又如何做到既利于选拔,又能对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产生正面的“指挥棒”作用?这是我们所期待的。
本文来源:https://zuowen.jxxyjl.com/gaokaozuowenzhidao/159886.html
相关范文
-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ppt】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审题立意的10种方法
- 高考英语作文写作技巧总结|高考写作技巧:小技巧总结
-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总结】2017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如何突破独词类作文
- 2017高考作文我看高考范文_2017高考写作技巧:高考作文八大避险招数
-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总结_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如何审题
- 【高考日语作文写作技巧】高考写作技巧指导:临场作文的写作技巧
-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总结]高考作文写作技巧方法:整体把握——谈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 【2021高考作文写作指导】高考作文写作指导:看清话题
- 2021高考作文写作指导|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方法:什么样的作文最受老师青睐
- 2017北京高考语文作文|2017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技巧:怎样才能打破瓶颈拿高分?
-
[2020高考热点话题作文素材]2020高考话题作文精选素材:告别冷漠详细阅读
一起告别冷漠,这不仅仅是一种呼唤,更是需要千万人拿出属于自己的行动,在别人遭难的时候伸把手,在老人跌倒的时候帮忙扶起等等。至少我们应当建立一个道德底线共识:或许你无法去和行凶的歹徒搏斗,但你可以打电话协助报警。这便是举手之劳的热心。 我们这个社会究竟怎么了? 一段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
-
2021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浅谈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详细阅读
语言通顺的基本要求:主要是指写作语言的规范、准确、连贯和得体。 1、言规范。在写作中,要符合语言规范的要求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用词要体会词义的轻重、词语适用范围的大小、词语的感情色彩,不能随自己心意生造词语;二是句子不能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和误用关联词语等毛病;三是除了在记叙性文章中为了描写风...
-
2020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2020年高考写作素材: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句子详细阅读
【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句子】 《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苏堤春晓》 明·杨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
-
2020任务驱动型满分作文高考_2020年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7大技巧”详细阅读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全称是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7大技巧”,欢迎大家参考!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7大技巧”】 其实质也就是有些地方所说“时评类”作文,其本质还依然是材料作文...
-
[2020年高考作文写什么?]2020年高考作文指导:写好作文的四大要点详细阅读
好的文章,并不是复杂晦涩的,而是条理简洁、明晰的,小编收集了写好作文的四大要点,欢迎阅读。 首先,同学们要问问自己,经过几次月考,在写作上,有没有自己还搞不清的基本概念,是否有一直困扰自己的问题,比如给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在文章中到底怎么应用?比如到底“记叙...
-
2020年天津高考作文_2020年高考作文指导:巧用诗词添文采详细阅读
语文写作不仅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的运用才能获得更加完美的文章。下面是小编介绍的巧用诗词添文采技巧,欢迎阅读。一是直接引用诗词。 一般可以围绕话题,发散思维,搜寻相关的诗词,排比成文。比如下面关于“生命”主题的一段文字,就是引用了四位诗人的诗句对&l...
-
【惊艳阅卷老师的作文】阅卷老师青睐怎样的作文详细阅读
在高考作文评分中,如何让阅卷老师给高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阅卷老师青睐怎样的作文,欢迎阅读。 阅卷教师的心理趋向 1 书写漂亮,工整干净,没有错别字。这是取悦阅卷老师的第一步。 2 拟一个好题,这是取悦阅卷老师的第二步。 3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这是取悦阅卷老师的第三步。 800字的文章...
-
[2020年优秀高中作文]2020年高中作文最新话题素材集锦详细阅读
1、帮助别人 一头驮着沉重货物的驴,气喘吁吁地请求只驮了一点货物的马:“帮我驮一点东西吧。对你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却可以减轻不少负担。” 马不高兴地回答:“你凭什么让我帮你驮东西,我乐得轻松呢。” 不久,驴累死了。主人将驴背上的所有...
-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总结】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反复锤炼语言是关键详细阅读
高考作文写作训练中要学会反复锤炼,努力做到词语生动、句式灵活,修辞方法恰当。小编收集了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反复锤炼语言是关键,欢迎阅读。1 一个好的标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亮丽的题目,往往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简洁、清晰、生动、新颖是题目亮丽的要素。一个醒目鲜活的文题,往往是内容的高度概括。它...
-
2020四川语文高考作文写作素材_2020年高考作文写作素材:绝不气馁的贾平凹详细阅读
作文在我们的考试中经常会见到,多阅读些好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提高,就是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老师们也会要求我们去阅读些好的文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绝不气馁的贾平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绝不气馁的贾平凹】 贾平凹在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开始进行文学 创作,他连连在校报上发表诗作,并逐步将作品投向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