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须到_家长必须警惕10种言行

家长谈作文 2023-11-24 网络整理 晴天

【zuowen.jxxyjl.com--家长谈作文】

  (一)用“幼儿园”和“老师”来吓唬孩子

  当孩子到了入托儿所、幼儿园的时候,正是让孩子系统地参加集体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交能力的时候,但有一部分家长常用上幼儿园作为对孩子的惩罚手段,当孩子不听话时家长常会说:“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再不听话就把老师叫来。”

  (二)只关心孩子的吃穿

  每天,当家长下班后去幼儿园接孩子是最愉快的时候,而孩子的心情也在这个时间段特别好,可是有些家长却没有很好地掌握这个和孩子交流的机会。

  他们只会问孩子:“你今天吃的什么菜?有没有和小朋友打架”而不会问“今天在幼儿园你发现了什么?”

  (三)强迫孩子认数字背唐诗

  “拔苗助长”,一心想让孩子早日成为“神童”,强迫性的、枯燥地要求孩子早些识字认数、背唐诗,却忽略了该年龄段孩子想像力的培养和发挥。

  (四)只看重结果不注重过程

  “越俎代庖”是一些家长急于求成的心态。不顾孩子的发育规律和年龄特点,不能充分发挥孩子的想像力,而是为了让孩子达到完美,抢着帮他完成一幅作品等等。这样容易损伤孩子的自尊心或养成贪大喜功的心理。

  (五)对孩子不好好吃饭束手无策

  孩子不好好吃饭,有些家长感到束手无策,常采用迁就或训斥的手段,一是追着孩子跑东跑西地喂饭,二是大声地训斥或吓唬。

  其实,良好的饮食习惯从婴儿吃辅食就要养成,孩子就餐时应排除一切外界干扰,不能开着电视或听音乐,或跑到阳台、户外等地方喂饭。

  还有,在进餐时,无论饭菜的质量如何,成人都不要在饭桌上评论饭菜,要给幼儿一种积极的暗示,以免其养成厌食的习惯。

  (六)用吓唬的方式拒绝孩子

  外出时,孩子不愿走路,要家长抱,是家长比较烦恼的一件事,有的家长吓唬孩子让警察来管,警察在孩子的心目中便成了不可爱的人。

  当孩子不愿走路时,你可以引导他:“小鸟自己飞、小鱼自己游、小兔自己跑、小朋友应该自己走,你为什么要抱呢?”这样的引导,既会让孩子对自己走路感兴趣,又会给他一个惊奇。

 (七)当面给孩子的缺点找客观借口

  还有一种消极的暗示非常不好,那就是对某些脾气不好的孩子或不能满足孩子要求时,父母当着他的面说:“没办法,我这孩子长得是‘双顶’,脾气就是犟。”这无形中给孩子注射了一针“强心剂”,他会更加肆无忌惮。

  其实,“双顶”爱发脾气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当孩子无理要求或发脾气时,你应该采取不予理睬的手段或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八)助长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溺爱”往往会“淹没”孩子,具体表现是过分在物质上给予满足,例如去快餐店吃肯德基或汉堡包,父母总是给孩子买上一大堆,自己却陪在一旁看他吃,最多啃啃孩子吃剩的骨头等。而孩子却只顾自己吃,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正确的做法是把他当作家庭普通一员,共同进餐。

  (九)一味袒护自己的孩子

  不能正确引导、教育幼儿的“抗挫能力”,而常常是“误导”。

  当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时,总是责怪别的孩子;摔跤是由一块砖头引起的,家长就会去“打砖头”;如果是桌子弄破了孩子的手就会去“打桌子”,这样做的效果是孩子不能正确地看待挫折,养成推卸责任的习惯。

 (十)当孩子面说悄悄话或说别人坏话

  箒箠家长常喜欢当着孩子的面说悄悄话,而当孩子询问“你们在说什么”时回答“这不关你的事”等等。有些家长常常刻意对孩子说:“这衣服或玩具外公外婆给了你这么多,爷爷奶奶小气死了,只给你这么一点。”

  这样的家庭教育会使孩子心胸狭小,缺少豁达向上的精神。

本文来源:https://zuowen.jxxyjl.com/jiachangtanzuowen/247915.html

  • [比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比考试成绩更重要的

    家长最关注的仍然是孩子的学习问题。原来一个家庭有几个小孩,父母可以把宝分别押在几个小孩身上;现在家长把宝押在唯一的孩子的身上,把所有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他身上,很可能还把自己不能实现的愿望也放在这个孩子的身上,加上我们的传统是注重读书、学习。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越来越强烈的背景,使父母就更重视孩子的学...

    发布于:2023-11-25

    详细阅读
  • [考试中的心理描写]考试中的心理对策(2)

    考试中的心理对策(2)  中青在线  以下提出几个心理学防止怯场的操作方法  1 积极的自我暗示   根据自己怯场的原因与情况,心里默念一些词句。例如“能考好,能考好,能考好”等等反复默念,可以使自己情绪稳定,提高信心,对消除紧张不安的情绪有一定的帮助。  2 愉快的想象   自己发现有怯场表现...

    发布于:2023-11-25

    详细阅读
  • 心理健康的人是啥样的_心理健康的人是啥样

    心理健康的人是啥样   日前,在一个学术研讨会上,华中师范大学心理系主任刘华山教授讲了一个令人痛心的故事:一个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因一点小事与姥姥口角,拿起器具就往老人头上敲。当老人因伤致死后,该生若无其事地继续复习,又连着三天参加期末考试并发挥正常。一星期后,外出的父母返家才发现此事。当他被抓...

    发布于:2023-11-24

    详细阅读
  • 如何培养孩子的领袖气质_培养孩子领袖气质的八个诀窍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是一个具有领袖气质的人。在美国,许多学校都已经把培养领袖精神写进了他们的培养目标,告诉父母:一个具有领袖气质的人,是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能够带领大家的人。即便某个专业是培养工程师的,您的孩子也会是工程师里的头儿。   领袖所必备的素质   一位好的领袖,需具有高E...

    发布于:2023-11-24

    详细阅读
  • [成为快乐班的秘诀]成为快乐家庭的8个秘诀

    我们都知道,家庭是一个孩子的快乐之源,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中学习最有效。那么,你知道如何才能使家庭为孩子增添快乐的力量呢?如何才能成为更快乐的父母呢?也许,以下的文字会给你一些灵感和启发。    1、 带上“赞美眼镜”,心存感激  两性关系方面的专家研究发现,长久的婚姻的一项基本特征是夫妻双方都愿意...

    发布于:2023-11-24

    详细阅读
  • 中学生抄写将进酒图片|中学生抄录电视新闻好处多

    大凡许多地方的中学生,白天要上课,晚上要自习, 只有周末星期六这一个晚上在家度过。由于平时没有时间看电视,他们多么渴望能在周末晚上看看电视。可有些家长生怕孩子看电视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因此控制得很严格,平时也不让孩子看电视。其实许多电视节目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新闻30分是非常精彩的节目...

    发布于:2023-11-24

    详细阅读
  • 【中国孩子脸上没有笑容】中国孩子缺少“笑容教育”

    调查显示,三周岁美国孩子的微笑比同龄中国孩子多55 6%  美国心理学专家琳达·卡姆拉斯近日在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指出,三周岁美国孩子的微笑要比同龄的中国孩子多55 6%。  她发表的《中美儿童发展》报告成为本届大会首批学术报告中最引人关注的一个,众多听众甚至挤满了报告厅的过道。   卡姆拉...

    发布于:2023-11-24

    详细阅读
  • [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培养孩子创造性六大绝招

    ◎ 招数1:不要有问必答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好奇心是人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而有兴趣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推动人们主动求异,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好奇心在孩子身上尤甚,其基本表现就是不断地提出“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必答”。有些问题可以鼓励...

    发布于:2023-11-24

    详细阅读
  • 【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根据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并结合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我们把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6个方面,即智力发展水平、情绪稳定性、学习适应性、自我认识的客观化程度、社会适应性、行为习惯。   (1)智力发展水平:虽然智力发展优秀者并不一定拥有健康的心理,但如果...

    发布于:2023-11-24

    详细阅读
  • [白眼狼孩子特征]孩子22种特征表明创造力高

    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保护和发展儿童创造力的重要性;但许多家长由于对孩子的一些创造性表现不太了解,往往在无意中压制了创造性的发展。   为了帮助广大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及时发现具有创造性的儿童,心理学家们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以下22个特征。记住这些特征,也许对于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人...

    发布于:2023-11-2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 优秀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