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凶残之驸马太难当_公主恨嫁,驸马难当的历史典故
【zuowen.jxxyjl.com--历史典故素材】
皇帝的女婿当然不好当,驸马尽管身份高贵,但公主却是皇帝的女儿,这样一来,驸马不可以三妻四妾,不可以要求老婆三从四德。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公主恨嫁,驸马难当的历史典故,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公主恨嫁,驸马难当的历史典故
东汉光武建武二年(公元26年),当朝皇帝的姐姐湖阳公主新寡,皇帝想为她在满朝文武中找个对象,就含蓄地问她对文武官员的印象。公主说:“宋公的容貌威武、品德高尚,满朝文武没有一个能比得上!”这一说, 光武帝有数了。宋公是指当时的大司空宋弘。那一天, 皇帝召见宋弘, 让公主姐姐坐在屏风后面,他对宋弘说:“俗话说,人的地位一尊贵了就会换朋友,人的家资一富裕了就会重娶老婆, 人情是这样的吗? ” —— 这分明是在试探宋弘。宋弘回答:“我只听说过,贫贱时候结交的朋友不可忘记, 共度患难的糟糠之妻不能轻易抛弃!”这一说,光武帝就明白宋弘的为人品性了,悄悄回头对屏风后面嘀咕了句:“事情成不了喽!”
东晋安帝义熙五年(公元409年),北方的西秦王为了拉拢太子太师焦遗,想把公主嫁给他的儿子焦华,焦华却说: “ 每个男人娶妻子,都想与之一起侍奉父母, 如以公主这么尊贵的身份而下嫁给我这个臣民,实在是身份不对等, 我担心金枝玉叶的公主不能主持料理家务, 不是我想娶的妻子类型!”——这个焦华真胆大,但句句是实话,以孝顺长辈闻名的他知道公主妻子进家门后, 绝难尽到应有的孝道, 所以放弃成为驸马。
西秦王毫无办法,只好捏了鼻子说:爱卿你说得很对啊, “ 卿之所行, 古人吉事”,我的女儿不能强制嫁给你!
此外,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嘉奖开国元勋尉迟敬德,想将女儿嫁给他,尉迟将军说:“臣妇虽鄙陋,亦不失夫妻情。臣每闻说古人语:‘富不易妻,仁也。’臣窃慕之,愿停圣恩。”要推掉这门亲事,但又不能不说出个理由来,于是,尉迟将军就拿古人来做挡箭牌, 说了一番大道理, 也算粗中有细的高明。理由非常得体,唐太宗不仅没有生气,还当场表扬他家庭稳定搞得好,“帝嘉之而止”。
以上拒绝迎娶公主的例子,幸而碰上的都是讲道理的明君,所以,不娶公主对于他们的仕途毫无损伤,而另外一些“幸运”地被皇家相中的人就没那么幸运了。
东汉桓帝永康元年(公元167年),有位尚书杨乔,长得容仪伟丽,而且才气逼人。皇帝想将公主许配给他,杨乔却坚决不肯。皇帝执意逼婚,结果杨乔竟绝食七日而死,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悲壮地抗拒了皇家婚事。
很多事情,代不乏例。晚唐的唐宣宗最宠爱女儿万寿公主,到了婚嫁年龄,指令宰相白敏中为其择驸马。最后看中了一位名叫郑颢的年轻人,这小郑既是官宦世家“官后代”,本人又是进士科及第,很有文化,但小郑此时已有婚约了,正准备迎娶呢!“普天之下莫非王臣”,小郑最终被逼娶了万寿公主,却始终郁郁不乐,真是强扭的瓜儿不甜。
历史上的他们为什么不愿迎娶公主?似乎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历史原因是,公主们出自天家,娇生惯养居多,她们中的绝大多数从小就被骄纵得骄恣无礼、蛮横放肆,进了夫家后,常常引来麻烦不断,甚至酿成家族悲剧。譬如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新阳侯阴就的儿子阴丰娶了光武帝的女儿郦邑公主,“公主骄妒,丰杀之,被诛,父母皆自杀”,这不是引火烧身吗?
此外,还有政治原因。虽然,成了天子女婿后,飞得更高成为可能,但是也跨进了政治漩涡中心,增加了许多权势下的不自由和重重危险,一旦失败,或赶上王朝败亡,皇家女婿只会摔得更惨,莫说官运,怕是小命都要丢掉。
再则,社会看法也是一个方面。被皇家绣球抛中“幸运”地成了皇亲后,地球人都会认为,驸马就是靠裙带关系发迹的,极易遭人轻慢和蔑视,本身真正的才华本领倒不易彰显了。所以,一些正直且有实力的官宦之家,也是不屑以此提升家族声誉尊荣的。
为了不被皇家公主挑上, 躲避皇家联姻, 有的官宦名门明明家中有几个年轻俊美、学识出众的未婚男青年,却坚决保持低调,拉扯出一些借口来,不肯如实汇报:或说家中子侄尚小,或说子弟已经娶亲,或说儿子疾病缠身不敢耽搁公主的幸福。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很多皇帝的女儿到了待嫁之时,分外地伤神。俗话说,捆绑不成夫妻。权大无边的皇帝也常常没辙,所以,皇帝的女儿也愁嫁了。唐代就有许多公主因嫁不出去而“剩”成了“单身贵族”。
-
【张献忠奇袭襄阳的读后感】张献忠奇袭襄阳的历史典故详细阅读
张献忠(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字秉吾,号敬轩,明末民变首领之一。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分享张献忠奇袭襄阳的历史典故,希望各位童鞋喜欢! 张献忠奇袭襄阳的历史典故 公元1639年五月,张献忠在湖北谷城再一次起义。原来,张献忠曾经在谷城接受明朝的招安,并不是真心投降,而是暗暗...
-
广东凤凰水仙历史典故|凤凰和麻雀的历史典故详细阅读
凤凰和麻雀的历史典故 百鸟之中,凤凰最美。可也怪,它偷偷娶了个最丑的乌鸦做老婆,这还不要紧,那乌鸦还挺厉害,遇事凤凰不能作主,都得乖乖地听老婆的指示和吩咐。 这一天,吃罢早饭,乌鸦没事就飞到大树上观赏大自然的风景,忽然之间,它发现在蔚蓝辽阔的天幕下,衣着五光十色的群鸟,正展翅比翼翱翔在乌鸦的顶头...
-
没胡子的城隍老爷读后感_没胡子的城隍老爷的故事详细阅读
普天下的城隍老爷,都是长胡子的,唯独镇江城隍庙里的城隍老爷,是个没胡子的年轻小伙子。为什么会是个年轻小伙子呢? 很早以前,镇江城隍庙左边住着一家人家,这家人家只有一个儿子。他天天放了晚学,都跟一些同学到城隍庙门口打钱堆、跳白果玩 有一天,这个小家伙跟同学玩得正起劲,看见有个人鬼鬼...
-
著名的历史典故|著名的历史典故详细阅读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历史典故,这些典故教会大家许多道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著名的历史典故,欢迎浏览。著名的历史典故一:兔死狗烹 鸟尽弓藏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大夫文种、范蠡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家转弱为强,终于击败吴国,洗雪国耻...
-
[端午节挂艾草的传说50字]端午节挂艾草的传说详细阅读
艾草,是一种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常生长在潮湿的沟边、溪边,全株可以入药。过去,我市一些农村的妇女和孩子喜欢用艾叶和蚕茧做成虎形,戴在头上,用来驱瘟疫、避邪气。菖蒲,则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叶扁平似剑,上尖下宽。根茎可作香料,亦可供药用。可见,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端午节挂艾草的传说】...
-
【噤若寒蝉的成语典故】噤若寒蝉的成语典故详细阅读
噤若寒蝉,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下面请欣赏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噤若寒蝉相关典故内容。 噤若寒蝉的意思 [释义] 噤:闭口不作声;若:像;寒蝉:深秋的知了。不作声像深秋的知了一样。形容有顾虑不敢说话。 [语出] 宋·张守《题锁树谏图后》:“尝怪士处...
-
一鸣惊人的典故原文|一鸣惊人的典故详细阅读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当时齐国的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沉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一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因此,政治不上...
-
【司马懿装病的故事】司马懿装病的历史典故详细阅读
汉献帝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任汉司空的曹操 听说司马懿 非常有才能,便派人征召他做司空府的从官。得到的消息却是,司马懿患有风痹,不能正常活动,把曹操的征召给推辞了。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司马懿装病的历史典故,相信你们有兴趣! 司马懿装病的历史典故 诸葛亮死后几年里,蜀汉对魏国只采取守势。魏国...
-
[投笔从戎的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投笔从戎详细阅读
执著于人生的梦想,是一种勇气和智慧。今天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历史典故:投笔从戎,希望能帮到大家哦~ 投笔从戎:笔与戎,都只是工具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释义】投:扔掉。戎:军队。放下手中的笔,参加军队。指文人弃文从军,投身疆场,为国立功,施展抱负。 【历史典故】...
-
历史情景剧立木取信剧本_关于立木取信的历史典故详细阅读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